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60-70(第4/14页)
。
她紧张的看着土豆红薯的兑换按钮亮了,随后点了上去。
不过一秒钟,一个装着土豆和红薯的篮子就出现在她的面前。
林肆捂着自己的心口,心脏怦怦跳动。
没有人比她此刻更想尖叫!
真的是土豆和红薯,真的是。
太好了,寒潮的时候百姓不会饿死了,就算冬小麦被冻死了一部分,也能吃土豆和红薯活命。
林肆伸手摸了摸土豆,又摸了摸红薯,谁也不懂她此刻的兴奋。
摸了大约半个小时,林肆才终于冷静下来。
今夜肯定是睡不着的,她干脆起身,兑换了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方法,接着烛光抄写起来。
林肆丝毫没有熬夜的疲惫和抄写的困倦,有的只有兴奋和喜悦!
等她抄完两册种植方法后,天光刚亮。
梁年几乎是刚醒,就听到林肆叫他去县主府的消息。
林肆是现代人作息,不如梁年平时起的这么早,梁年一听消息也有些急。
毕竟林肆可从没这个点起过床。
等梁年急匆匆赶到县主府的时候,就瞧见她亲爱的县主正单手托腮,对着一个篮子看的出神,脸上全是隐隐的笑意。
梁年出声,“县主,这个时辰是有什么急事吗?”
林肆将篮子小心翼翼的拿起来给梁年看,“确实是急事,你看看这个。”
梁年接过篮子,只见篮子里面摆着两个他从没见过的东西,应当是某种植物结的果?
一个黄黄的,一个红红的。
林肆:“之前我不是与你说过,往后的日子天气只会越来越冷。”
梁年点头,“所以今年才会造大棚来对冬小麦进行保温。”
林肆指了指土豆和红薯,“而这两样东西,就是能拯救寒潮饥荒的救星!”
梁年错愕,“当真?”
林肆开始款款而谈,“若我说此物不挑土质,便可亩产十三石,梁县令觉得如何?”
梁年觉得自己脑子几乎快发晕,“十三石?”
要知道在南方,水稻一亩也不过才产四石而已。
梁年知道林肆不会骗人,虽然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凭空出现的,但梁年不会去问。
林肆将种植的册子递给梁年,“这是种植方法。”
梁年翻开册子,果然是熟悉的笔记,歪歪扭扭的不成样子,但没关系,不影响阅读。
梁年以飞快的速度看完了册子,随后当即决定立刻栽种。
林肆也决定去看。
倒不是不放心梁年,种植手册上写的很清楚。
她只是想看到饥荒的希望是被如何栽种下去的而已。
栽种的地,梁年用的是自家闲置的地,种植方法也不难,土豆切块,红薯则是整个种植。
梁年将东西种了下去,才想起这自己还不知道这两样东西的名字。
“敢问县主,不知这两样东西的名字是?”
“黄的叫土豆,红的叫红薯。”
“土豆,红薯。”梁年呢喃两声。
“我知道了。”
林肆看着被埋下的希望的种子,“梁县令,你知道吗,这两样东西是我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有了土豆和红薯,不光是黎县,整个熙河路,整个中原都不会再有人被饿死了。”
梁年听了林肆的话,日日从县衙回来都要去那片地里看一眼,虽说种植手册里都写的很清楚,什么阶段长出什么样的叶子。
但在看到初生叶破土而出的时候,梁年还是忍不住激动。
林肆也是每日来看,两个人遇到的时候,就会一起蹲在田边,认认真真的观察土豆和红薯的叶子。
观察了足足三个月,终于等到红薯先成熟。
夕阳的余晖洒在田垄上,梁年蹲下身子,能闻到泥土混合着红薯叶的味道。
林肆本想亲自拿锄头挖,但春意哪儿能让林肆干这种粗活,连忙夺过小锄头,“县主,您怎么能做这种粗活呢,让奴来。”
春意一锄头下去,黑褐的泥土被翻起,露出暗红的红薯皮,梁年眼神一亮,顾不得裤子脏污,蹲下身去挖出一个拳头一般大的红薯,像看宝贝似的捧在手心。
春意挖出另一个,本想擦干净再递给林肆,但林肆直接伸手拿了过去,就和梁年一样,看宝贝一般地看着。
春意疑惑,“县主,这是何物?奴从未见过呢。”
“这是红薯,是粮食。”林肆回。
“红薯?粮食?奴从未听说过呢。”春意一脸疑惑。
林肆笑:“以后你便知道了,这东西亩产十四石,是能救命的粮食。”
这下春意终于知道县主和县令像看宝贝一样的盯着红薯了,这何止是宝贝。
于是她也挖了一个捧在手心里看。 “不知道这个红薯吃起来是什么味道。”
“甜的。”林肆回。
春意继续挖红薯,竟还挖出一截两个拳头那般大的。“县主您看,这还有个这么大的。”
最终挖出来40个。
连春意这般数学不好的都能明白红薯的繁殖能力有多强,种下去一个就能结40个,若是再将这40个全部种下去,收获以后又种下去。
天啊。
林肆留了三个打算做烤红薯,“梁县令,去县主府吧,请你吃烤红薯。”
梁年一边好奇烤红薯的味道,一边更是期待土豆收货时会是什么样子。
王瑛第一次见到红薯这样奇怪的食物,不光奇怪,县主和县令还眼巴巴的盯着她烤红薯。
其实烤红薯没有什么技巧,县主让她丢在柴火堆里就行。
待红薯烤好,王瑛用树枝扒拉着柴火,红薯粗糙的表面已经被烤的焦黑开裂,蜜糖色的内里从裂缝中渗出。
王瑛:“县主,此物烤成这样,您还是别吃了。”
在王瑛的眼里,她尊贵的县主怎么能吃这么粗糙的食物呢。
林肆示意春意将红薯掰开,金红的薯肉腾起香甜的热气。
春意递给王瑛半个,“王食医也尝尝。”
梁年将红薯掰开,一口咬下去,甜糯的口感在舌尖炸开,这东西不光量产高,能饱腹,味道竟还这样好吃。
梁年简直找不到红薯的缺点。
王瑛也被红薯的味道惊道了,“此物瞧着粗糙,味道竟还不错。”
春意吃得头都不抬,“县主说了,这红薯能亩产十四石呢,没想到味道还这样好。”
王瑛从前是穷过,也种过地的,自然知道十四石这个数字有多夸张。
“这!这是真的?”
第64章
今年天气冷, 冬小麦搭上了大棚,但也比从前天气正常时的小麦长的略微低矮。
但众人知道,这已是保温后的最佳效果, 若是不搭棚子, 只怕冬小麦都活不下去。
这也让不少百姓忧心了起来,好日子才没过几年,莫非又要回到以后几乎颗粒无收的日子吗?
种地的靠天吃饭, 这一点谁都清楚。
没人想到, 县主连这一问题都能解决。
土豆和红薯在黎县横空出世。
这两样物种不挑土壤,收成还极好,最重要的是味道也不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