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

30-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谁把龙袍披朕身上了(基建)》30-40(第16/17页)



    莫静连耐心道:“阿行,说出你内心的想法。”

    “我觉得祝娘子的医术和平常医馆利的大夫很不相同,真菌性肺炎,低血糖,抗生素,都是未曾听过的,我很感兴趣,也想要去学,阿姊病时,我自己偷偷买了医书来看,也钻研过大夫们给你开的药方,虽药方都没错,但就是治不了你的病。”唐行将头低了下去。

    莫静连不由得心里一软,摸了摸唐行的头,“我知道了。”

    莫静连等了又等,才将莫禹和叶夏兰等了回来。

    两个人面容憔悴,全然不是当初那副刚来之时的悠闲模样,当初他们还想着来黎县养老呢。

    现在别说养老了,感觉命都快搭进去了,黎县识字写字的人太少,他们的手真的都要写断了。

    莫静连将房门一掩,坐了下来。

    莫禹给自己倒了凉透了的茶水喝,“淼淼,你这是怎么了?”

    叶夏兰像是想到了什么,忙问:“何事?莫不是作坊里出了什么问题?是原料不对?还是成品数量对不上?”

    一听到成品数量对不上,莫禹也急了,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莫静连摇头,“不是作坊里的事情,是阿行的事情。”

    夫妇二人这才松一口气,“不是作坊里的事就好,但阿行有什么事。”

    “阿行想跟着祝娘子学医。”莫静连平静道。

    “学医?怎么从未听他提起过。”莫禹疑惑。

    “因为我病了,他自己找医书来看,但怎么都治不好我的病,随后他发现祝娘子的医术很特别,所以想学,只是这段时间我们都忙,他不好意思开口。”

    叶夏兰心中一下子酸了起来,“这孩子真是太乖巧了些,他既想学,那便让他去学。”

    莫禹踌躇着问,“阿行要学,也得问问祝娘子收不收他这个弟子。”

    莫静连:“交给我,明日我去问问。”

    第二日,莫静连特地一大早来到县主府,随后礼貌问了县主府的婢女祝时溪的屋子。

    婢女礼貌客气,告诉她往前走左转,能看到小院子上挂着祝时溪实验室六个字。

    莫静连安静的在院门口唤了两声,“请问祝娘子在吗?”

    院子不大,能听见祝时溪在屋里说了一声,“进。”

    莫静连刚踏进院子,就瞧见满手鲜血的祝时溪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莫静连第一次见到如此场景,她轻抚胸口,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祝娘子安好。”

    祝时溪眨了眨她扑闪扑闪的大眼睛,“原来是莫娘子,可是身体不舒服?还是又咳了?”

    “不是的,此次前来,是有事想问祝娘子。”

    祝时溪一边在院子的水盆里洗手,一边疑惑,“何事要让莫娘子亲自跑一趟?”

    莫静连小心翼翼地问:“我家阿弟,想跟着祝娘子学医,不知祝娘子是否有收徒的打算?”

    祝时溪正在洗手的动作一滞。

    “有人想跟着我学医?”

    莫静连想替唐行说些好话,“我阿弟他自己看过一些医书,他觉得祝娘子的医术很特别。”

    等莫静连再度看向祝时溪的时候,她的眼睛充满了热烈,“他觉得我的医书很特别?你先带他来见见我。”

    莫静连愣了两秒,“明日,明日可以吗?”

    事情顺利的超出莫静连的想象,她本以为祝时溪还会问问别的,又或者说自己不考虑收徒。

    第二日,莫静连带了唐行过来,同时也带了拜师需要的薄礼。

    莫禹和叶夏来原本也想来,但无奈实在是走不开。

    祝时溪只问了唐行几个问题。

    第一个,“你为何想要学医?”

    唐行有些不好意思的挪开眼神,“我知道家中有人患病的感受,所以我想治病救人。”

    第二个,“你为何觉得我的医术特别。”

    “因为低血糖,肺炎,抗生素,在医书之中并未记载。”

    第三个,“你怕血吗?”

    最后一个问题有些莫名,但是唐行还是老实交代,“不怕。”

    三个问题祝时溪都很满意。

    莫静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她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又让唐行给祝时溪磕头。

    在大宸,拜师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磕头是必须的。

    唐行这孩子也老实,三个头磕的咚咚响。

    头磕完,也就正式成了祝时溪的弟子。

    林肆对此颇为欣慰,现代医学发展后继有人,医学事业会持续壮大。

    但是就希望祝时溪别把徒弟带跑偏了才是,嗜血狂魔总不能出一个二代吧,

    *

    棉花从开花到结棉铃,再到棉铃成熟其实要不了几天。

    这是石金第一次看成熟的棉铃吐絮,原本青绿的果壳褪去生机,变为灿烂的黄橙色,饱满的果实完全裂开,一团洁白如雪的白絮绽放在棉铃当中,柔软的植物纤维在微风中轻轻晃动。

    石金轻轻抚摸着柔软白絮,将其轻轻的拉出,随后放进篮子里。

    于安春想了好几个月的白絮,如今终于见着了,她满脸欣喜的捏了捏摘下来的白絮,“竟这样软,是比麻要舒服的多。”

    三个人摘棉花,越摘越起劲,竟也不觉得累。

    当初带回来的种子不多,一株棉花树能结大概五十个棉铃,每个棉铃种大概含有五个种子,但到底是路途遥远,带回来时,有些种子便没种活,最后就活了这一百来株。

    这是黎县的棉花第一次种成,这些棉花树是在她们三人的悉心照料下长大的,三个人的想法都一致。

    第一次绽放的果实,她们想要自己摘取。

    三个人摘都最后,累的坐在地上歇了歇,最后看着对方都笑了。

    摇娘一向是沉静的,此刻难得低头笑:“一百多株就我们三个人摘,傻不傻。”

    石金也笑,“虽然傻,但是摘的很开心。”

    于安春附议,“我也是!”

    林肆之前和摇娘说过,一个棉铃大概可产一钱三分的棉,如此一百来株,她们摘了有接近二十斤的棉。

    棉摘完,三人又抬着回了纺织工作室。

    这间工作室就在县主府旁边的屋子,原本是个空房,后让人打扫整理后挂上了纺织工作室的木牌。

    纺织工作室的院子处摆着脚踏式轧棉机,用来弹棉的四尺大竹弓,一个用来敲击弓弦的木锤,还有一辆三锭脚踏纺车,飞梭织布机。

    这几样东西在这几个月中,三个人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就差上实物演示。

    三人将棉花倒在一个大的竹篓之中铺平,摇娘端了了一根凳子坐在轧棉机的前面,一只手将棉花填入木棍间隙,一只脚踩踏,滚轴依靠踩踏的重力下垂,碾压棉花,棉籽被挤出落入容器下方,棉花则被卷向前方,便能将棉花与棉籽分离。

    即使演示了无数次,也用过芦花来实验过,当棉与棉籽真的分离的时候,石金和于安春还是忍不住惊叹。

    太神奇了。

    二十来斤棉花,摇娘一个人用轧棉机,也要好一会。

    但是石金觉得没关系,若是开设纺织作坊,那便能有好多台轧棉机,那样时间就能减少下来。

    棉籽分离完毕,得进行下一步,弹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