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150-160(第11/14页)

能面面俱到,哦,除非他是苏轼,可像苏轼那样的奇才天下出一个便耗尽钟灵毓秀之气了,如何成批量似的谁都能得着,官家得知真相后在宫里怄了好久的气。”

    圆娘闻言一顿,说道:“既知他们的套路,想必朝中的相公们很快便拿出解决之法,缘何后面一输再输?”

    蜀国长公主长叹一口气道:“问题就出在这儿!朝中最有才华的官员已经被前一轮淘汰完了,后面的才学平平,莫说对一整个幕僚团,单就跟耶律津一个人比也多有不及的。”

    “……”圆娘叹道,“合着那些辽人跟咱们田忌赛马上了。”

    蜀国长公主饮了一口薄酒道:“司马君实比你们早半个月进京,他也没比得过耶律津,所以说耶律津自己也是有几分真本事的。”

    圆娘彻底沉默了,在她的印象中不管司马光的政治立场如何,他这个人是真的很有才学,能修《资治通鉴》这本传说中的帝王教科书的人,能是什么平庸之辈?!就连他亦不敌耶律津,圆娘抿了抿唇,觉得之前大内报给官家的话是不是存了哄官家开心的成分在?其实耶律津没有幕僚在背后帮忙,大内密探为了官家和朝中诸位相公的面子故意这么说的?

    蜀国长公主又给她夹了一箸笋干,继续道:“所以现在苏轼父子成了朝中最后的希望。”她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大抵不知,自真宗皇帝时与辽国签了檀渊之盟,两国互以兄弟相称,孰料几代传承下来,官家比现任的辽国主低一辈,不得不以叔侄相称,此事已经够令官家大为光火了,若此次同天节寿宴大宋的臣子再比不过辽国使臣,怕是不好交代,莫说政事堂的相公们吃挂落,所有参与比试的人都难免责罚。”

    蜀国长公主这么一说,圆娘更紧张了,她捧着碗叹道:“那耶律津到底什么来历?师从何处?”

    “不过是辽国的一个宗室罢了,自幼仰慕中原文化,他平生什么乐趣都没有,只喜欢隐姓埋名四处游学,旁人一开始只道他在辽国境内游学呢,实则不然,咱们大宋不世出的鸿儒也被他访问了个遍,是以他甚为博学多才,其他儒生多有不及。”蜀国长公主缓缓说道。

    圆娘点了点头,这非得是有钱有闲的人才能干得出来的事儿!

    她略一思索后继续问道:“他们辽臣这种砸场子似的拜寿方式意欲何为?总不能单纯的只想压咱们大宋一头吧?”

    “他们看上了真定府那块沃野。”蜀国长公主叹道。

    “咳咳!”圆娘呛了一口酒,猛烈的咳嗽起来,蜀国长公主忙给她捶背顺气,良久之后,圆娘止了咳,她涨红了脸,轻声道,“这……这也太草率了吧!”

    “文臣不在书桌上比试,那就只有武将上战场去厮杀了,到时候失的就不是谁的面子,而是大宋千千万万子民的性命了。”蜀国长公主道。

    圆娘道:“万一……师父他们赢了,辽国还是借机要战呢?”

    “那便战吧。”蜀国长公主道,“荆公曾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新政如此,兵燹亦如此。”

    圆娘垂眸不语,只觉得手中这盏清茶千钧重。

    二人正沉默着,忽听府上女官来报:“殿下,驸马爷来访。”

    蜀国长公主按了按额头道:“不见,没有心情。”

    女官看了圆娘一眼,又道:“还有苏家父子。”

    蜀国长公主亦看了圆娘一眼道:“叫苏轼父子进来,就说本宫与他们有要事相谈,至于驸马……先把他送回庄子吧,我这里无需他来伺候。”

    “是。”女官领命出去。

    席间有一漂亮少年起身说道:“殿下,天色已晚,想必驸马爷还没有用膳,奴给他送碗饭去如何?”

    圆娘看他跃跃欲试的表情,显然是想去王诜面前耀武扬威了。

    蜀国长公主定定的看了他一眼,略微颔首道:“去吧,你也算有心了。”

    那少年往食盒里敛了两道菜,迈着骄傲的步伐走了。

    蜀国长公主对身旁的美侍说道:“你们都下去吧,我有要事和苏家父子谈。”

    美侍们乖乖巧巧说道:“是!”然后迅速退下。

    圆娘遥遥望见女官领了苏轼、苏遇父子进来,眸间一亮。

    第159章

    王诜眼巴巴的看着好友被公主府的内侍

    恭恭敬敬的请了进去,自己依旧在门口吹冷风。

    “驸马爷,殿下近来很忙,腾不出功夫来招待您,两边奔忙也怪累的,殿下有交代,同天节之后会替您在官家面前求情准您留京的。”内侍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再也没有以前那种小心逢迎的谦卑。

    王诜怔怔的愣在了原地,他不在意内侍对他的态度,只在乎蜀国长公主对他的态度,他因内侍的话如坠冰窟,蜀国长公主何曾对他这样冷若冰霜过?他站在蜀国长公主府门口,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兀自发呆。

    却说苏轼苏遇父子在内侍的引领下进了府。

    圆娘以为他们初初回京,此时此刻该在某场官宴晚席上,没想到他们会来的这么快。

    一番寒暄后,蜀国长公主问道:“你们可曾用了晚膳?”

    苏轼刚想客套一下,苏遇慢悠悠回道:“回殿下的话,还不曾。”

    “若不嫌弃的话,且留下来吃顿晚膳吧。”蜀国长公主笑着命人添了两双碗筷。

    苏遇从善如流坐在圆娘身侧,左手悄悄去抓圆娘的手。

    圆娘哪里料得他这样大胆,又在师长面前,羞得什么似的!

    她压低声音道:“你松手,我给你夹两样最美味的菜吃。”

    苏遇固执的抓着她的手不放,自己用右手执箸夹菜吃饭,圆娘暗地里悄悄掐了他一把,坏人!

    蜀国长公主和苏轼恍若未见这双小儿女之间的眉眼官司,只自顾自的闲聊。

    蜀国长公主问道:“官家可曾召见了苏学士?”

    苏轼点了点头道:“下官与犬子一下船便随都都知进宫面圣了,此番刚刚出宫便来叨扰殿下了。”

    蜀国长公主又问:“苏学士在礼部领职,可曾见过辽国使臣?”

    苏轼回道:“还不曾,只是有所耳闻。”

    蜀国长公主将之前对圆娘说的话又对苏轼陈述了一遍,最后面色凝重道:“一切都有劳苏学士了。”

    “食君之禄,为君分忧,此乃分内之事。”苏轼道。

    蜀国长公主还是有些不放心,不由问道:“关于此事,苏学士有几分把握?”

    苏轼实话实说道:“待下官比过才知。”

    圆娘问道:“阿娘,此番比试之题是咱们这边拟,还是辽国使臣团那边拟?”

    蜀国长公主回道:“先各出一题,根据比试情况再决定由哪边出题,比方说第一回合苏学士胜出,第二题便由我们这边出,反之亦然。五题三胜定局。”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当然,题目范围在诗书礼易乐之内,不涉及武斗。”

    圆娘心里稍稍安定一些,点点头道:“那便好。”虽说师父会骑射,但对契丹这种马背上长起来的民族来说,还是没什么必胜的把握。

    见他们正事聊完,苏遇也已经吃饱了,他放了象牙箸,谦敬道:“殿下,下官有个不情之请。”

    “请讲。”蜀国长公主道。

    苏遇从怀中掏出一个册子递给蜀国长公主道:“下官此番前来特与殿下商议圆娘的亲事,这是下官为圆娘备的聘礼,还请殿下过目。”

    蜀国长公主没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