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140-150(第9/16页)
年有礼道。
“你知道苏轼苏子瞻落脚在何处吗?”砚秋问道。
“你们是何人?”少年警惕的看了他们一眼,不答反问。
圆娘回道:“苏学士是我……嗯,是我公爹。”她恐说自己是苏轼的女徒,眼前这个海南少年不信,话到嘴头改了口。
少年往下望了一眼,又挥刀噼里啪啦往树上砍了几下子,椰子络绎不绝的往下掉,知雪刚想跑,就听少年喊道:“别动就砸不着!”
圆娘拉着知雪往旁边靠了靠,少年将弯刀背在身上,身姿矫健的下树来,如同一只动作灵巧的猴子。
少年摘了鞋具,系在竹篓后面,他拎过一只椰子,用刀砍了几下子,破开一个青椰子递到圆娘面前道:“原来你们是苏公的家里人呐,不过此处离苏公落脚的地方还远着呢,您尝尝我们这儿的椰子汁,清甜清甜的,等喝完椰子汁我驾辆骡车送你们过去。”
圆娘捧过椰子,小口小口的喝了起来,砚秋见状掏了几块碎银子递给他道:“有劳了!”
少年摆了摆手,没接银子,说道:“不必客气,我常常去听苏公讲书,他亦没收我们的银子。”
圆娘望着眼前这个眉毛黑浓,皮肤黝亮的少年,问道:“敢问小哥儿如何称呼?”
“在下姓姜,姜唐佐。”少年笑答。
圆娘一噎,笑道:“哦?是你呀!”
少年奇怪的看了她一眼,问道:“夫人认识我?”
圆娘闻言一笑,回道:“现在认识了!”她细细看了看这个传说中海南岛第一个举人,她师父在海南的学生,心道:这个少年怕是不知道自己要留名青史了!难怪他会说官话,原来是读书人呀!!
砚秋和知雪也各得了一个新鲜椰子喝,椰子十分耐放,汴京城里也有椰子卖的,不算太过稀罕,不过这么新鲜多汁的椰子,她们还是第一次见。
几个痛痛快快喝完,少年也将车驾好了,砚秋和少年一道赶车,知雪陪着圆娘坐在车厢里。
看模样,这个少年家境还算殷实,车子虽然不豪华,但胜在整洁,里面还有几本手抄书,字迹勉强算规整,应是出自这个少年之手,可见这车子是专门送少年出门读书的车子。
行了约摸一个时辰,少年勒停骡车,对车内喊道:“夫人,前面的桄榔林就是了。”
圆娘扶着知雪的胳膊下了车,映入她眼帘的果然是一座十分茂密的桄榔林,只是不见庭院,不像有人居住的模样,她提起裙摆,小心翼翼的躲过大片大片的桄榔叶,缓缓往前走,边走边喊道:“师父,师父?”
柳暗花明处,有一方宅院映入圆娘眼帘,宅院旁边是一大片菜地,菜地被收拾的十分整齐,除了菜苗连一根杂草都看不见,可见菜地主人是个十分勤劳的人。
在菜地边缘上,一男一女在交谈。
二人不知说了什么,白发苍苍的老媪俯身从地里拔了一根萝卜递过去。
男人提声道:“孟婆,我将钱压在扇子底下了,你自取便是。”说着他接过萝卜,拔腿就跑!
圆娘定睛一看,此人不是苏轼是谁?!她刚想喊人,却见孟婆拾起扇子,左右翻了翻,哪里有一文钱的踪影?!但见扇面题着几个新写的墨字,她大字不识一个,哪里知道苏轼写的什么?!抬头便叫:“哎,哎,学士!钱呢?!”
她越叫,苏轼提着萝卜跑得就越快!
孟婆摇了摇头,叹息道:“学士昔日贵不可言,如今一场春梦耳。”
圆娘扶额,心道:师父那老胳膊老腿的,还挺能跑!!看来还挺活蹦乱跳的,这精神头儿比后世的年轻人都要好上不少!
她吩咐砚秋还了老婆婆的菜钱。
老婆婆得知砚秋是苏家下人,忙拍大腿道:“哎,又来了几张吃饭的嘴,不得愁死苏学士啊!”
圆娘忍俊不禁,姜唐佐闻言忙告辞道:“夫人,我家里还有活计,少陪了。”说完,驾起他的骡车跑啦!!
圆娘连留他的机会都没有,她摇了摇头,领着知雪和砚秋继续往里走,约摸走了一刻钟的功夫,她看到不远处有几间临时搭的草棚子,想必是师父落脚的地方。
“师父!”她抬声喊道。
忽然草棚里露出一大一小两个毛茸茸的小脑袋瓜,正是六郎和八郎!!
六郎睁大眼睛,难以置信道:“阿姊!!”他像一只小炮仗似的冲了过来,撞的圆娘往后退了几步。
六郎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委屈巴巴道:“阿姊,我想死你啦!!”
八郎嘚嘚走过来,冲她腼腆一笑,文文静静的喊道:“阿姊。”
两个少年一个十四岁,一个五岁,大的跳脱,小的反而安稳。
圆娘摸摸这个的脑袋,摸摸那个的脑袋,欢喜的不行!!
朝云听到动静之后,亦走了出来,又惊又喜道:“圆娘,你怎么来了?”
圆娘见到小师娘,激动的抹泪道:“我在泉州看到师父被贬的邸报后,便坐不住了,心里总是放心不下,跟二哥商议了一番,便跟着商船动身过来了。”
苏轼拎着刚刚洗净的萝卜,笑呵呵的走了过来,边走边说道:“我说刚刚听到有人叫我师父,还以为自己耳朵花了呢!”
他穿着粗布短打,一派田舍郎的打扮,粗衣布裳难掩清华神秀之气,如果忽略他刚刚骗孟婆菜的话。
圆娘瘪了瘪嘴,呜呜哭着扑到苏轼怀里,带着哭腔说道:“师父,我好想好想你!”
苏遇将手里的萝卜递给朝云,腾出手来拍了拍圆娘道:“傻孩子,师父这不在这儿呢!”
“我再也不离开你了!”圆娘发誓道。
“嗯,不离开了!”苏轼叹息道。
圆娘看了看眼前潦草的草棚子,心里更难过了,她道:“师父,我有钱,走,咱们去城里租好房子去住!儋州多雨,这草棚子只怕也不挡什么?再这么受潮你的肩臂又该疼了。”
六郎松了一口气道:“阿姊,你果然是我们的大救星!”
第146章
这次跟苏轼来儋州的只有六郎、八郎和朝云,形只影单的很,依苏轼的意思便是一个也不必来,若说惠州还能站脚,儋州则更为荒蛮,他这一贬倒不知何时会被启用了,只怕是会老死在儋州。
他一把年纪了,死后不过一把骨,埋哪里都可以,万不能叫后世子孙跟着他一道吃苦,所以将家小都安排在惠州,由苏迈照料着。
苏轼本不欲朝云跟着的,奈何她不惜以死相逼也要硬跟着来,是以朝云母子跟了来,六郎就更直接了,他信誓旦旦说八弟还小,哪天你真归西了,他小人儿一个打幡都打不明白,气得苏轼吹胡子瞪眼,倒也允了他跟着来了儋州。
如今又添了圆娘几个,人越发的热闹起来,苏轼本来还有些悲戚戚的心情,也逐渐明朗了些。
圆娘悄悄把苏轼拉到一旁,将苏遇写的家书递给他。
苏轼还纳闷呢,平时的家书都是大家围坐在八仙桌旁,一起念来听的,何故这次圆娘要背人了。
他将信将疑的抖开书信,迅速浏览一遍,表情变得耐人寻味,他扬眸看了圆娘一眼,悄声问道:“我很好奇你是如何想通的?”
圆娘脸颊微微发热,抿了抿唇,低声回道:“我寻了个好主意,已经跟二哥商量好了,我们一年续一次婚约。”
苏轼点头,若有所思道:“倒也是个好法子!这门亲事,为师允了,等他来儋州时便为你下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