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70-80(第3/16页)
我乃戴罪之身,恐怕不能绕路去南都见子由,还望子立帮我捎句话,请子由去陈州,我在那里等着他,届时与他一同商讨家计之事。”
“晚生定会将苏公之言带到南都。”王适承诺道。
苏轼点了点头。
恰在此时,负责送苏轼去黄州赴任的差吏到了,是两个铁面无私的彪形大汉,下马便道:“皇令在身,不好延误,苏学士,请吧。”
苏轼不舍的看着几个孩子,最后长叹一口气,翻身上马,苏迈跟在马匹后头走着。
宛娘挽着食盒在后面追着:“伯父,伯父,肉饼,肉饼,您好歹吃一口啊。”
王适见她追得跌跌撞撞,忙道:“三娘慢些,小心路滑崴了脚!”
苏迈猛然回头,忙上前几步,接过宛娘手中的食盒:“宛娘,回吧,回吧,别追了。”
圆娘亦跌跌撞撞的追着,边追边哭道:“师父,师父……”
看着家里的女娃娃如此伤怀,苏轼心中像坠了铅块一样,沉重的无以复加,他回首劝道:“都回去,回南都去!等我安顿好了,再接你们去黄州。”
辰哥儿左手拉着圆娘,右手拉着宛娘,看着父兄的身影渐行渐远,被漫天飞雪遮的再也看不见,他眸中亦涌出一层泪花来。
圆娘悲伤说道:“师父瘦成那样,肯定在牢中过得十分不好。”
辰哥儿仰头望着飘飘扬扬的雪花,将眼中的泪水收了回去,口中喃喃道:“都过去了,要不了多久,咱们一家会团团圆圆的。”
王适亦安慰道:“轻舟已过万重山,往后的日子都是好日子!”
圆娘和宛娘这才渐渐止了泪。
王适又道:“回吧,我们需要尽快赶回南都,看那两个差吏的模样,不像个会通融的,必不会允许苏公在陈州停留许久的。”
几人顾不得悲伤,抹干眼泪匆匆启程。
日暮时分,苏轼一行人在驿馆停留歇脚。
苏迈问驿馆伙计借来一台红泥小炉,弄了些树枝烧上,天大寒,外面又下着雪,柴火未来得及收拢,都受了潮,一点便点出一股子灰黄色浓烟来,两个差吏嫌屋子里烟味大,都出去寻酒喝了。
驿长听闻下榻的人是苏轼,亲自送了些好烧的炭来。
苏迈烧了炭,浓烟这才慢慢退去,他支起一个架子,将凉透的羊肉大饼放在架子上反复烘烤,肉脂与葱油的香气缓缓透了出来。
苏迈轻声道:“这些肉饼是圆娘与宛娘起了个大早,特意烙出来的,怕我们路上吃不到好的,放了多多的羊肉。”
苏轼望着炉火,有些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听苏迈这样说,他感慨道:“她们一贯手巧的,只是不知此时如何了,有没有在哭泣?”
苏迈摇了摇头道:“圆娘看不见你从来都不哭的,便是心中再害怕也不会表露什么,爹爹的案子几经反复,莫说那几个小的,连孩儿也……只有圆娘,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镇定自若,该怎样便怎样,丝毫不见她慌张,从来都是游刃有余。”
“自那日我随父亲进京后,阿娘带着一家老小去了南都,途径金陵的时候,圆娘是个主意大的,竟然带着辰哥儿直接去金陵半山园拜见王安石,后来王安石果然在爹爹的案子上说了许多好话,王安石亲笔写了推荐信,直言若爹爹的案子出现反复的情况,就去拜访吴充,会有转机的。”
“圆娘和辰哥儿这才进京来,阿娘不放心,婶娘便让宛娘和王夫子陪她俩一道来。”
“圆娘进京后按兵不动,只日日拜访蜀国长公主,后来王珪、李定等小人作祟,撺掇着官家置爹爹于死地,圆娘也是个胆子大的,竟然走了蜀国长公主的路子进宫说服了太皇太后,后来又在吴充的活动下,官家这才松了口,案子由此而结。”
苏迈叹了一口气道:“没成想,爹爹出事后,家里最有主意的竟是圆娘,只是可惜了……”
苏轼转眸看他,疑惑道:“可惜什么?”
“只可惜如此心智坚定之人竟然是个女子,若为男儿……将来必有一番作为。”苏迈遗憾道。
苏轼闻言敛眸,问道:“我入狱的这段时日,你可有在家好好温书?”
苏迈汗颜。
苏轼缓声道:“料你也没好好温我布给你的书……”
苏迈惭愧的笑了笑。
苏轼又道:“想在这世间有一番作为的话,何拘男女?圆娘自有圆娘的造化,莫要因她是女子而看扁了她。”
苏迈摇了摇头,解释道:“儿子哪里敢!只是这世间对女子总是过于苛刻,有诸多的限制,莫说别的,只科举一途便不许女子参加,圆娘那样的才智,总归是有遗憾的。”
苏轼掰了一块热乎乎的肉饼,吹了吹,抬头道:“我且问你,科举是为了什么?”
苏迈回道:“自然是当官了!”
“那当官又是为了什么?”
“为君,为民,亦为己。”苏迈答道。
“那不当官就做不到吗?”苏轼问道。
苏迈想了想道:“其实也能。”
苏轼点了点头,低头吃饼,被香嫩的肉汁烫了一下,嘶了一声,复又吹了吹,满足道:“这还是为父第一次吃她们烙的肉饼呢,果然鲜香。”
苏迈道:“爹爹的口福还在后头呢,听圆娘讲这种肉饼还有两种做法也好吃,一种是皮薄薄的,将馅装的又多又满,烙好之后切成三角块,蘸醋就蒜吃,香得哩。其二便是用揉酥法将饼皮做的酥酥的,轻轻一碰便掉渣,外酥里嫩。只是这次咱们要赶路,那两种做法都不方便存放。”
他一边说着一边找了个陶罐,洗刷干净后填满水蹲在小火炉上,又从行囊中掏出个瓷罐来,里面装了满满一罐豆豉,他轻轻的舀出几粒,又切了两刀姜丝进去,做了一罐豆豉姜丝汤,他将肉饼掰开放到罐子里煮沸,给爹爹和自己一人盛了一碗。
窗外风雪愈盛,屋子里却暖意融融的。
苏轼喝着汤,想着之后在黄州的生活,心中的郁结慢慢开始消融。
第73章
四个月后……
苏辙在贬途中将家眷暂且安置在九江驿馆,自己亲自送嫂侄去往黄州。
圆娘帮着王闰之分整行李,突然小饕餮在睡梦里打了哈欠,缓缓张开眼睛,说道:“邀宛娘去黄州吧。”
圆娘闻言一怔,她沉默了一瞬,开口道:“筠州与黄州之间山水相隔,有千里之遥,叔父家的日子应该比我们的日子好过些,而且宛娘也大了,婶娘不大愿意再放她出去……”
小饕餮不等她说完,又重复了一句:“邀宛娘去黄州吧。”
圆娘顿了顿说道:“哎?!纵然宛娘是个爱吃的,你跟着沾了不少光,也不能如此固执啊,咱们去黄州又不是享福去……你能眼睁睁看着宛娘跟咱们吃苦?”
小饕餮又道:“邀宛娘去黄州吧。”
这个小复读机!
圆娘刚想开口,训斥它不乖,忽然脑海里闪过一道闪电,小饕餮被突如其来的闪电击中,立马倒地冒烟!昏死了过去!
圆娘亦被这股强大的电流电的脑袋一木,失去了知觉。
待她迷迷糊糊的醒过来时,早已换了天地。
宛娘惊喜道:“醒啦!醒啦!圆娘醒了!!”
门外锯木头的声响一顿,屋里瞬间跑来七八个人,密密麻麻的,圆娘揉了揉还有些发麻发痛的额头,首先迎接的是金猊奴的狗舌洗礼,十分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