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60-70(第8/14页)
“我先说,您一定要稳住!”宛娘将她手中的琉璃盏端走,放在桌案上。
“好吧,你说。”史氏失笑道。
宛娘道:“我们要进京一趟,拜访些故交给伯父求求情。”
史氏纳闷道:“你大哥不是在汴京?还用得着你们特意跑一趟?”
宛娘悄悄将她拉到一旁,压低声音道:“其实,也算不得故交,是找新党的人给伯父求求情。”
史氏猛然一惊,不禁拔高声量道:“不可!”
宛娘竖起手指,堵在唇间轻轻“嘘”了一声,道:“阿娘,小点声,小点声!”
史氏点了点头道:“你不知道你伯父入狱便是新党搞得鬼,你们这群小的不知天高地厚,还一个个凑上去往刀口上撞!”
宛娘闻言轻“哼”了一声道:“怕是新党也并非铁板一块吧,我们回来路过金陵的时候,圆娘和二哥已经找过王安石了,被王安石指点着去见一个人,说是可以救出伯父,反正现在阿爹什么法子都试过了,收效甚微,不妨放我们进京去见一见新党的人,说
不定另辟蹊径倒可以救出伯父呢!”
史氏细一琢磨,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但还是说道:“咱们苏家与王安石并无交情,从你祖父那时起就跟他结了梁子,他又怎会真心实意帮我们?”
宛娘理直气壮道:“圆娘说了,王安石当轴时,伯父尚能做上州通判,可见王安石不是个小肚鸡肠之人,圆娘还说了,现在新党那些上蹿下跳的人,比起怕伯父,他们应该更怕王安石归朝,王安石跟他们也不是一伙的,但无论怎样,先瞧瞧去再说!”
“给你们大哥去信便好了,你们又何苦跑这一趟,再说你们一个二个还都是半大孩子呢,人家肯见你们?”史氏说道。
宛娘道:“圆娘手里有王安石亲手写的推荐信,此等重要物件不便托人传递,再者,我们担心大哥他……”
史氏点了点头道:“倒也是,只是你伯母现在受惊不小,恐怕不放你们走。”
宛娘晃了晃她的胳膊道:“阿娘,我现在走南闯北,是个颇有见识的小娘子了,到时候我,圆娘,二哥,九郎一道出发,路上也好有个照应,必会平平安安到汴京的。呃……不过,我们得瞒着爹爹和伯母……他们那边,有劳阿娘去说和了。”
史氏是个极其宠爱女儿的,不然当初也不会放她去苏轼家,此刻见宛娘又撒娇又耍赖的,心底便软了三分,她想起自己夫君那个炮仗脾气,不禁摇了摇头,问道:“你们什么时候走?”
宛娘道:“大抵要过了中秋节。”
史氏擦干净双手,带着她走入主屋,掏出一包银钱递给她,道:“俗话说,穷家富路,这些银子你们带上。”
宛娘摇了摇头道:“我们还有些零花钱,这些是您的体己钱,我不能要。”
史氏道:“汴京的花销大着呢,你们此去不知要待多久,你们手里的那点钱够做什么的?听话!”
宛娘颇为感动,红着眼眶道:“阿娘……”
史氏亦红了眼眶,嘱咐道:“此事无论成与不成,早日归家来。”
宛娘重重的点了点道:“嗯!”
次日,中秋节。
一家子虽然摆满了两桌酒席,但少了苏轼便少了主心骨,一大清早苏辙又出门了,王闰之到达南都后精神一松,顷刻便病倒了,恹恹的提不起精神来,请了郎中来开了一副方子,饮了便歇下了。
只留几个小的在庭中赏月,与五年前在齐州时过中秋节的热闹完全不同。
圆娘抚弄着蜀国长公主送她的那张彩凤鸣岐,轻声吟唱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她的歌声空灵清越,让人无端起愁,想起苏轼写这阙词的情景,想起苏轼现如今的处境,众人皆沉默不语。
苏辙乘月归来,恰好听见圆娘唱兄长写给他的这阙中秋词,更是在月影下伫立良久,泣不成声。
此时一想到兄长,他便有锥心刺骨之痛。
第67章
数日后,圆娘四人站在汴京城门前,仰望着头上的巨匾,不禁感叹道:果然是帝都,巍巍气象不同凡响。
辰哥儿率先回过神来道:“走吧,回家。”
“回……家?”宛娘疑惑道。
辰哥儿道:“当年祖父携爹爹和叔父进京赶考时,在汴京城买了一座园子,之前爹爹和叔父在京为官时便住在那里,这些年也一直有人在打理着,阿娘怕我印象模糊了,特意给了我详细的地址。”说着,他将手中的纸条递给诸人看。
是的,他们离开南都的事并没有瞒住王闰之,王闰之听了他们的盘算后,只说让他们一进京就回家去找苏迈,莫要在外面闲逛。
如今苏轼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地步了,王闰之也不在乎别的,只要能把人从狱中捞出来就好,至于是谁捞的,新党或旧党……都没所谓!
是以,他们这才得以动身。
圆娘抚着怀中的长琴道:“我想现在就去拜访一个人。”
“谁?”众人问道。
“蜀国长公主。”圆娘缓声说道。
天颜难见,冤屈难诉,位高权重者难以听到苏家的声音,她能想到跟官家关系密切她还能接触得到的人,唯有蜀国长公主。
王适凝眉叹道:“怕是不妥,王驸马已经因泄露禁中密语给小苏大人而被官家贬斥出京,听说蜀国长公主爱夫如命,此刻见了我等怕是没有什么好脸色!这些权贵心思莫测,我们不妨先去寻苏迈商议一番,再做打算。”
“不,我要即刻见她才是。”圆娘摇了摇头说道。
辰哥儿抿了抿唇道:“夫子先带着宛娘和这些行李回府,我陪圆娘拜访蜀国长公主。”
宛娘还想说什么,圆娘道:“乖,我们日落之前肯定能回府!”
宛娘只得点了点头,跟王适回苏家旧宅。
圆娘和辰哥儿进城之后,一路打听着蜀国长公主府而去。
这回辰哥儿早早预备了自己的名帖,圆娘摆了摆手道:“长公主是女眷,这回以我的名头去拜访她吧。”
二人走至蜀国长公主府前,圆娘福身一拜,刚提“苏子瞻”三个字便被守门的小内侍打断道:“呸!忒是晦气!管你什么苏子瞻李子瞻的,不见不见,通通不见,当我们主子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见的吗?!”
圆娘和辰哥儿怔在原处,眼睁睁的看着公主府的守门内侍重重的关上了朱红色的门扉!
辰哥儿扭头对圆娘道:“爹爹与王驸马素来交好,长公主府的下人不可能没听过爹爹的名号,如今长公主府上下对爹爹应是十分怨恨的。”
圆娘摸了摸怀中的古琴,深吸一口气道:“没见到长公主,我不死心!”
说着,她绕到长公主府旁的一座小巷子里,不拘小节,席地而坐,揭开琴衣叮叮咚咚的弹了起来,正是那曲久负盛名的《广陵散》。
长公主府内,蜀国长公主刚刚服下汤药,半睡半醒间忽闻一阵琴音,莫名有几分熟悉,她断断续续咳嗽了几声,幽幽转醒。
守在一旁的侍女见她刚睡下又醒了,忙殷勤上前问候道:“殿下有何吩咐?”
蜀国长公主吃力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