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她已经从良好多年

40-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她已经从良好多年》40-50(第15/21页)

极是,君子雅集应当循礼,不过臣斗胆妄言,这枕流坊的乐伎多是善琴棋诗画的清倌人,昔年王右军兰亭雅集,亦有‘丝竹管弦之盛’助兴,无非取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雅韵。琴音本是天地间的“闲雅之声”,若叫人抱了古琴来,只在隔帘处奏几支《阳春》《白雪》,弦声混着溪风穿堂而过,既不扰了清谈的静,又添几分‘耳得之而为声’的自然意趣,何况臣等卸了冠带在此,图的不过是公事之外寻个心闲。”

    说罢低眉替太子续了半盏温酒,又道:“殿下只当是听松涛,闻琴韵,于体统无犯,于雅趣有添,倒不负了这良夜。”

    赵清无言,瞧他这

    张嘴皮子。

    无非是想叫乐伎进来乐上一乐,男子有的是给自己取乐找的理由。这番话说得却让赵清不好再拒绝了,何况今日确实是与他联络感情来的,何必非要迂腐固执呢。

    又想起太子妃也常说他迂腐古板,赵清心里像是堵了口气似的,便道:“那就依崔大人说的,方不负这良夜吧,去,请一位乐伎来。”

    冷嘉实听了这话儿,连忙去安排。

    设了纱屏,只许奏《诗经》诸调,又是吩咐不必妆扮,素衣抱琴即可,方不坏了这夜的清简。

    穿着鹅黄衣衫的许翰林忍不住低笑一声,折扇翘着桌沿道:“素衣抱琴,倒比红袖添香更雅致了,合该配着这溪水、松风,听上一曲。”

    今日过后,怕是有关太子的这“素衣抱琴”的一段佳话,又要沸沸扬扬的传开了。

    是褒是贬,自然是因人而异,在不同人的口中,这素衣抱琴便是不同的说法。

    少顷,纱屏后引进来一女子,抱琴而坐,身影纤细。

    赵清往那处看去,只听琴声响起,弦音与溪风相撞,竟在阁中交织出一片烟水茫茫的意境。

    他微微眯起了眼,这琴声起势便不凡。

    尹采绿不过调试了几声琴音,刚到手的琴,还操不习惯。

    此时她薄纱掩面,本就是半夜偷溜出来的,自是素净一张脸,只松松往发间挽了根月白色的绢带。

    听松阁的客官要求要寻一素衣,且未有妆扮的女子,可在这坊里行事的女子,哪有不妆扮的,一时竟找不着人,尹采绿正好技痒,又想瞧瞧太子今日这是设的什么局,怎的连乐伎都叫上了,便私下与那掌柜的说了,自己可解他燃眉之急。后又匆匆覆了面纱,抱琴坐于此处了。

    指尖起落间,潺潺琴声流出,喉间唱词也跟着淌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崔程彦轻敲桌沿,打着节拍,可见往常是极爱出入这等场所的,见惯听惯了。

    “你们听这转音,这尾调,好生绵长婉转,该赏。”

    赵清侧头,崔程彦这话,倒是在暗示他了,在场唯有他最有资格赏。

    他静静听着,见纱屏影子随“宛在水中央”的拖腔微微前倾,指尖按弦的力度似带着水的柔波。

    他伸手取了块冰湃过的雪梨入口,咬下时甜意混着琴韵漫进喉间,并未回崔程彦的话。

    众人只心道:“太子殿下品味高,只怕寻常入不了他的眼。”

    纱屏后的琴音恰在此处落了个泛音,余韵如溪灯碎影般悠悠散开。

    赵清往后仰,倚在木椅上,在场官员来往交谈不绝,至于那纱屏后弹琴的女子,不过只是个陪衬罢了,几人夸她几句,应和几句,就该聊回正事上了。

    赵清垂眼,指尖搭在椅子把手上,自己都未曾发觉地轻打节拍,直到一旁有人连唤了他几声:“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您觉得刚才沈大人所说如何?”

    赵清方才回过神来,一双眼清明地往沈明旭身上看去,声音沉稳:“沈大人,你刚刚说什么了?”

    众人皆是一愣,更不敢指出太子刚才的失神。

    沈明旭方才重新说了一遍:“也不是什么要事,是臣没想到,太子妃身边的一位名叫竹萱的丫鬟,竟与大理寺内关押的柳氏是远房亲戚,她今日前来探望柳氏,臣才知道这一桩关系。”

    说这话时,沈明旭暗自观察太子神情。

    赵清闻言一挑眉,他倒是未曾听说这一桩事,不过料想那竹萱也是借了他关系的,太子妃的意思便是他的意思,总归不是什么大事,他不能拆太子妃的台,便道:“确有此事,劳你费心了,明旭,改日到府上来喝酒。”

    听了太子这话,沈明旭自然再不好多想,连声恭维了几句太子,又表了几句忠心,在座皆是太子党,包括崔程彦在内,他虽未表明立场,但有太子妃这层关系在,大家也都把他当成自己人。

    “为太子做事,臣等自当尽力。”

    赵清却明明听见,那隐在重重人声之后的琴音,乱了一瞬,在沈大人说起竹萱之事时。

    “话别这么说,咱们之间,是靠志向聚集起来的,孤不搞派别那一套,谁若是哪天与孤聊不到一处去了,大可另奔前程。”

    赵清举起酒杯,兀自敬了一杯,只听那琴音又流畅起来,每粒珠玉落入耳中,能辨出指尖触弦时的轻重缓急,羽音如沉水,角音如缠绵,尾音如溪风,嗓音缥缈。

    他分明又听得,那歌喉很熟悉。

    “沈大人,孤让你再审柳氏,你审了吗?”

    他听见那音又颤了一下,乱了一瞬。

    太子说正事时,声音不似与她说话那般,尹采绿止不住浑身一颤,又故作寻常地继续弹琴,不知是该庆幸自己今日来了,还是该后悔今日来了,毕竟有时候装傻比什么都容易。

    沈明旭道:“回殿下,审了,只柳氏说的内容与咱们之前得知的并无二致,只道那位杜小姐是在十七年前由杜家三房的小妾云氏偷偷拐卖到玉笙楼的,后来确又给其起名为采绿,按照玉笙楼内的字辈排,与她同一批进去的女子,都姓尹,此人如今应是名为——尹采绿。”

    赵清颔首,同时,那纱屏后的琴音彻底停了。

    尹采绿双手止不住地发颤,这是她头一回听到有关自己从前身世的消息,她不是被家里人故意卖掉的?

    她知道自己现在应该继续,若无其事一般继续弹琴、唱曲,可她实在是控制不住,她既想维持现状,又想得知真相,心便扑通扑通剧烈跳起来,一下下撞得胸骨发颤。

    赵清一直在听那隐在重重人声之后的动静,也唯有他,察觉了纱屏后那人的不对劲。

    尹采绿此人他早已查过,无论是琴技还是歌喉,在玉笙楼都是魁首,由柳氏捧着宠着养大,奇货可居,价高得惊人。

    这位纱屏之后的女子,很可疑。

    沈明旭又道:“至于那尹采绿现如今的音讯,倒是不可得了,柳氏当时逃得比谁都快,她也不知道尹姑娘,哦不,杜姑娘如今在哪儿。又听闻杜家三太太拿了千两金出来悬赏找人,发了疯地要找女儿杜清晏,殿下,此事也不剩咱们努力的份儿了,依臣看,此案该结了,早日送柳氏上路吧。”

    赵清点头:“嗯,结案吧,这阵子辛苦你了,明旭。”

    沈明旭笑道:“应该的。”

    此时有人说道:“咦,琴声呢,怎么断了。”

    崔程彦笑道:“太子殿下迟迟不说赏人,姑娘怕是不满了,听闻有水平的乐伎都是极惜自身才艺的,轻易弹了一曲,已是了不得,接下来的,必要千呼万唤、一掷千金,才能使得出来。”

    赵清便道:“赏,如何不赏,请姑娘出来一见。”

    他心想着,那姑娘应是高兴的,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