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秦长公主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大秦长公主》100-110(第11/17页)

有先天不足之症。

    他们活不长久。

    张良不知她对吕氏二姊妹如此看重。

    她留下主公的血脉,或许是为了更顺利收降汉军残部。

    在他思考时,阿玉让侍从奉上了笔墨。

    “先生,请吧。”

    【我在太空开机甲:不知道为什么,电视剧看多了,总觉得有点阴谋论。这斩草不除根,总会冒出来一些祸害。吕雉的这两个孩子日后不会捅篓子吧?】

    【草莓甜心卷:那倒没有,阿玉看人还是很准的。他们二人改随母姓后,便和刘邦断绝关系了。后来虽有不轨之人劝说他们反抗阿玉,他们也没有听从,为了不给他们的母亲吕雉拖后腿,他们反倒是积极举报这种人。久而久之,还有谁敢劝他们谋反?不过他们二人的确是患有先天不足之症,这样的人从小便身体弱,很容易生病。所以他们二人仅二十出头就都因病过世了。】

    【咸鱼突刺:的确是太年轻了,好可惜。吕雉的两个孩子都这样,难道是基因遗传的问题?话说古代女子嫁人都挺早的,吕雉是不是太早生育,所以孩子先天不足啊?】

    公主府。

    吕雉在看到天幕里的自己带着孩子都能顺利投靠公主后,心里总算定心。

    不过,自己未来孩子的命运却让她十分揪心。

    孩子的父亲并不重要,但若是她的体质问题,难道她以后的孩子都会接连早夭?

    一想到如此,吕雉不由得面色惨白。

    “阿姊,你别灰心,一定会有办法的……”

    吕媭想说话安慰,但她并不通晓医理,不知该怎么开口。

    不过好在网友总是万能的,很快便有人冒出来解惑。

    【头痒,要长脑袋了:吕雉生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她当时的年纪大概是二十多岁,本人身体也健康,并不是她的问题。】

    【我在太空开机甲:所以是什么原因呢?】

    【草莓甜心卷:呵,不是女方的问题,肯定就得严查男方。我刚才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刘邦和吕雉有第一个孩子时都四十多岁了!朋友们,都说三十岁以后男性的那啥质量普遍下降,这都四十多岁生子,还能是谁的问题?】

    意外被攻击的刘季:“……”

    看来他现在的要务是该早日成家立业?

    话题过于敏感,主播不得不出来打个圆场。

    【咳咳,世事无绝对。并不是说高龄生下的孩子就一定有缺陷,只是概率会比……】

    然而星网网友们并不买账。

    【咸鱼突刺:倒是能生出健康的,只是概率要小得多。不过刘邦和吕雉年龄差这么大吗?刘邦还真是老牛吃嫩草啊!】

    【头痒,要长脑袋了:何止是他一人老牛吃嫩草?古代这种年龄差实在是太多了。因为越是战乱,国家就越是需要人口,多半会鼓励女子生育,将女子出嫁的年龄一再下调。女子十四,十五岁就能嫁人了,可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女孩子并未完全长大成人。

    她们的身体和心智都还只是个孩子,年纪轻轻嫁人,然后怀孕生子,很容易难产,一尸两命。就算好不容易趟过这生育的鬼门关,生下的孩子不大聪明或者不大强壮的概率也高,反正很容易带点毛病,以至于一代不如一代。】

    【我在太空开机甲:细思极恐。话说我们现在身型魁梧的人好像占比也不多了。古代女子十五岁即可嫁人,放现在都是些未成年,还在上学的孩子。的确是太小了点。】

    【草莓甜心卷:这也是为什么在秦朝,像是嫁过人的女子或者是寡妇更受欢迎吧。因为在他们看来,生养过孩子的女子,更容易度过怀孕的风险,再生下健康的孩子。但其实按照她们出嫁,还有生养过孩子的年龄算,应该是接近二十多岁。这个年纪,无论是寡妇还是新嫁,怀孕难产的风险都会大大降低。如果男方那边没什么毛病,大概率能生下健康的孩子。

    说来也奇怪,阿玉平定天下之后,国家人口凋敝,本该大肆鼓励生育,但她却反其道,下令将女子出嫁的年龄从十五往后调至十八岁。若有违者,处以重罚。

    此举在当时引发轰动,不过后来经人口统计调查,发现这种环境下出嫁的女子,生下的孩子留存率比之前要高得多。再加上阿玉治国有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生产发展,不折腾百姓,所以人口竟也快速增长起来。】

    【咸鱼突刺:阿玉确实很有远见,难怪网友们都爱称她为皇帝中的科学家呢。】

    生育之事事关家族血脉传承,这些言论在秦国各地引起热议。

    “他们这些小辈说的都是真的?”

    “不要妄自听信,全是无稽之谈!”

    “说起来,我家大闺女嫁得晚,生下的两个孩子几岁大就能上树,可我家二女儿刚及笄不久就嫁人了,生孩子的时候可没少遭罪,而且那孩子长大后,的确不如同龄的孩子机灵。”

    “我阿母就是生我的时候血崩离世了,听父亲说,她也是才及笄的年龄。”

    “我家的那个……”

    章台殿。

    众位大臣们皆是低声议论,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判断,发现……这天幕好像并非胡言乱语!

    熙和有几分意外。

    大秦近期在拟定新律,她本就欲将女子出嫁的年龄提高。但知道此举违背世俗观念,恐难说服父皇以及天下黔首。

    这天幕无意之中倒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打铁须得趁热。

    熙和当即开口,“父皇,女子出嫁过早易致孩童早夭,且易有损自身。儿臣恳请将女子及笄的年龄从十五改至十八。如此能使大秦子民更加健硕,有利大秦根基。”

    淳于越出声反对,“这……女子十五及笄乃是祖宗之法。妄自改动,恐生天下大乱。”

    “男子二十及冠,女子为何不可十八及笄?大秦尚在变革,你却与我言祖宗之法?”熙和很不高兴。

    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

    代表儒家变革一派的叔孙通笑呵呵地站了出来,“天幕之言,天下皆可见。我想,各家自有判断,倒不至于如此抵触。淳于兄抗拒之意如此急切,未免太过迂腐。”

    淳于越看着与他争夺儒家代言权的叔孙通,便没好气。然而现在太子势力极盛,他不好再说话,便只能冷哼一声。

    谗言媚上之徒,吾不屑与之为伍!

    熙和认为这时候开口是最合适的。

    天幕之中的她选在了自己权威最盛,国家刚定的有利时机,甚少有人反对。今时不同往日,推行此法最大的阻力便是思想。

    而这点阻碍,经天幕传扬,必能大大减轻。

    权贵之家的女孩子大多深受父母宠爱,女儿在家中多留下三年,以尽人伦之乐,想必他们不会大力反对。

    至于寻常黔首家中的女儿,年幼就在家里做农活,也算是家中的一个劳动力,只要长辈们观念改变,倒也不算难事。

    熙和恳求:“还望父皇准允。”

    嬴政此刻亦在深思。

    孩子的体格与能力,与父母息息相关么。

    说起来,他最先出世的孩子们,如扶苏,熙和,阴嫚,身体都较为康健,人也聪慧。此前吕不韦与赵姬干政,他摄政晚了几年,他忙着夺权,强大秦国,对情爱之事并不感兴趣,所以并未宠幸那些被各国国君早早送入宫中的贵女。

    无论是楚姬还是阴嫚的母妃李夫人,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