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秦长公主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大秦长公主》70-80(第15/16页)

 这样的人,即便占领咸阳后,应该还愿意听自己的话,不会去揽功。

    当然,为了让刘邦真正臣服自己,乖乖做事,他还是愿意给刘邦一点甜枣的。

    楚怀王召见了刘邦,跟他诉说了此事,并且与他承诺,会和各路诸侯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

    刘邦这脑子转得活。

    先入关中者为王,怀王却让他先领兵攻打咸阳,早了各路诸侯一步,这岂不是事成之后,自己必定能被封为关中王了?!

    刘邦对楚怀王千恩万谢,表达了忠诚,当即接下了这个肥差。

    对于楚怀王的安排,项羽是极为气愤的!这楚怀王不愿让他领兵攻打咸阳也就罢了,派他去做援助赵军的苦差,还不愿封他为主将!

    这般可恶,分明就是瞧不起他!

    可是,楚怀王万万没想到,哪怕他如此打压项羽,并且派范增随军劝谏项羽不可莽撞行事,项羽却还是莽了。

    但是,这种莽是属于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羽带着兵在巨鹿之战中大出风头,以五万兵力将王离,章邯的四十万大军打得节节败退,尽显霸王威名!

    当然,巨鹿战场如何的凶险精彩,刘邦是没能参与的。此时的他正率领军队在前往咸阳的路途中。

    这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被秦军打散的军队,比如陈胜,项梁的军队残部。在萧何的建议下,他将这些残部收编,壮大自己的势力。就是俗称的捡漏,刘邦这捡着捡着,突然就巧遇了韩王成的部队,与张良再次重逢。】

    第80章 “城池易守,人心难防。”

    “好久不见, 子房。”

    故友重逢,在乱世之中当真是一件幸事了。刘邦看到张良身体无恙,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当初张良要走的时候,他已经做好了一辈子都遇不到他的打算了。

    “昔日一别, 缘以为再难相见。如今见沛公, 威武之气更胜往昔, 听闻您的军队已经攻下了颖川, 良为此感到钦佩。”张良回应道。

    “故友之间, 何须如此客套吹捧。子房,久别重逢, 今夜入我帐内, 随我等把酒言欢, 喝个尽兴,如何?”刘邦向张良发出了邀请。

    这……

    张良目光瞥向了韩王成。

    他如今已为韩国的司徒,再与其它义军的首领如此亲近,只怕是容易惹韩王误会。

    韩王成并不介意,反而对他微微一笑:“沛公既为子房旧友, 又热情相邀。子房今日无要事,倒是可与沛公聚上一聚。”

    见韩王成并不介意,张良便同意了。

    入帐之后,刘邦与他谈论了很多。比如在他走了之后, 义军内部的势力变动, 自己又招了多少人, 感慨了一下粮草难弄的问题,还有楚怀王和项羽等人的事。

    张良默默地听着, 偶尔接话,言语间偶有透露自己与韩王成受秦军时常打压的尴尬境地, 希望沛公出手援助。

    刘邦本就是要攻入函谷关灭秦的,自然不能让前进的道路有太多秦军,否则容易受到前后包夹。帮张良清剿一些在韩国旧地秦军和他所做的事情没有冲突,便当即应下。

    他们彻夜长谈。

    萧何也与张良聊了许多,不过他越聊,心里的一个念头更甚。次日,他就悄悄地跟刘邦说,“沛公,子房如此大才,跟了韩王成,怕是委屈了。”

    刘邦也感慨,“可那又有什么办法呢,子房为韩人,他辅佐韩王成,天经地义。”

    当初劝不了,如今自然也是劝不了的。

    “谁让你感慨了,我的意思是子房如此大才,若是他来辅佐你,我们必能早日攻破函谷关。”萧何把话敞明了说。

    刘邦想了一下那个画面,是挺美的,不过他有点琢磨不透:“萧何,子房他可是韩人,如何会辅佐我?以他的性子,哪怕乃公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怕也不会改变念头。”

    刘邦对张良的性格还是看得很准的。

    萧何白了他一眼,“谁叫你强求了,对待子房这样的人物,当然是要智取。你可想清楚了,若是不能把人要过来,日后诸侯瓜分地盘,子房可就要成我们的敌人了。”

    他如此迫切地想要争取张良,其实也是为了日后打算。

    秦的溃败已成定数,灭秦之后,他们就要为争夺天下而想法子了。萧何虽然自诩自己聪明,但要轮大局观,还是人外有人。

    张良出身贵族,与他这等无名小卒相比,无论是思维,还是战略目光上,都要胜过自己。这样的人才若是加入他们的队伍,必然如虎添翼,日后要争夺天下,他们也能多几分话语权。

    刘邦看着萧何笑眯眯的模样,知晓他怕是想到了好点子,“行了,你既然有主意就说吧,别和乃公卖关子了。”

    萧何望了望四周,凑在刘邦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刘邦听了之后,眼睛是越来越亮。

    【我在太空开机甲:哟呵,韩王成快过来看看,老流氓想要挖你墙角了!】

    【咸鱼突刺:这也侧面说明我们家小良子厉害,谁见了都想要。小良子经常说乱世之中明主难觅,但是,厉害的谋士也是难求的。这也不怪萧何和刘邦想方设法要打他的主意。】

    刘邦听了萧何的计策,便跑去与韩王城商议,说道:“韩国虽然已经复国,但若秦不灭,您的韩国随时会面临秦军的威胁,所以我斗胆请求您的援助。”

    韩王成不解:“沛公可是要我援兵?我自知势单力薄,无意做那关中王,只想守住韩国故土,实在无力派遣军队……”

    刘邦摇了摇头:“不需要您出兵,我只求一人。”

    他边说着,视线看向张良,“您只需要派张司徒随我一同入关即可。”

    张良不料刘邦居然会这么说,微微感到诧异。

    萧何趁热打铁:“韩王您有所不知,我军中猛将甚多,却唯独没有几位能出谋划策的谋士,靠我一人……实在有些捉襟见肘。若是能得张司徒相助,那么我们攻秦之举必然事半功倍。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张司徒,事成之后,派军护送他回到韩地,完好无损地归还给您。”

    不需要他出兵,只是暂时借用子房为他们谋划。

    韩王成心动了。

    刘邦若是继续向函谷关进发,那么秦军为了回防,便抽不出多余的军队围攻他们了。

    他略带歉意地看向张良。

    他知晓子房与沛公等人相谈甚欢,子房应该是愿意帮这个忙的。

    “子房,你意下如何?”韩王成知道自己没有多少能耐,全靠张良的辅佐,他才能在各路诸侯中分得一点话语权。

    所以,他格外尊重张良的意见。

    此时的张良也在思索。

    他直觉这是个阳谋。他心在韩,又怎能再去投靠其他势力?但是沛公相邀一起攻秦,实在难却。

    罢了,就当是帮老朋友一个忙吧。

    张良便同意随沛公入关。

    刘邦在韩国故地攻城掠地,狠狠地清扫了一番秦军,算作是对韩王成的回报。

    他此举也博得了张良更多的好感。

    刘邦这个时候想要进军洛阳,然而洛阳的守军很是能耐,他短期内无法攻下这座城池。而此时,他却收到一个糟糕的消息,赵国将领司马卬想要抢渡黄河天险,南下入关。

    先入关中者为王,这对各路诸侯都有极大的吸引力。

    没想到这个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