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秦长公主

50-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大秦长公主》50-60(第13/21页)

到急报,臧荼于代地起兵谋反。”

    张良敛下眸子。

    臧荼本是旧燕国的将领,在秦末乱象时一同起兵反秦,项羽念他反秦有功,便封其为燕王,统领燕国旧地。后,陛下率军收复失地,臧荼见势不敌,便归顺臣服。

    “陛下,臧荼并无王室血脉,贸然起兵对他并无益处。良以为,恐有他人唆使。”张良道。

    “哦?”阿玉挑了挑眉:“子房是想为他求情?”

    张良:“非也。谋逆乃是死罪,良只是在想,是否有人在背后散发不利于陛下之言。”

    阿玉笑了:“难为子房替朕考虑。朕会令王萍率军前往代地平叛。真相究竟为何,待她把人抓来,一问便知。”

    张良并未立刻回话,视线停留在她所着的冕衣。

    今日本是陛下祭祀先祖之日,祭典结束,她连冕服都未得及褪去,便要立即处理急报,发兵止乱。

    “……良欲询陛下一事。”

    阿玉早就料到他不是送个茶叶这么简单,“但言无妨。”

    张良:“陛下长眠之地,欲选在何处?”

    阿玉眼眸带笑,“了不得,那群老家伙不敢亲自来问朕,居然请动了你。”

    “陛下息怒,您是一国之君,帝陵的选址涉及国运,轻率不得。”张良说道。

    “关心朕的身后之事,亦是臣子的本分,朕不生气。”

    阿玉漫不经心地拨弄茶碗,“朕不认为自己可与天同寿。生老病死,亦是帝王都逃离不了的命运。这个道理,父皇已经践行过了,朕不会重蹈覆辙。朕不欲长生,也不欲因身后之事徭役百姓。始皇陵有一,不可有二。”

    “陛下圣明。”张良心里默默松了口气。

    阿玉却是问他,“子房,你认为人死之后,将归往何处?”

    张良思索片刻,答道:“……肉身消亡,归于尘土。生与死,就如四季更迭,花开花谢,不过是自然常态。”

    阿玉唇角微勾,“道家知白守黑。子房此言倒让朕觉得,你已转投道家门下。”

    张良:“良亦是凡夫俗子,悟不透生死之数,所言不过刍荛之见。陛下见笑了。”

    “子房过谦了。”

    阿玉放下茶碗,起身望向他:“国师能以面相断人吉凶,测算因果,你来之前,她可对你说过什么?”

    张良眼神微变,复又行礼下跪:“未经准予,师妹她不敢窥探陛下的命理。”

    阿玉笑了笑,“她连父皇驾崩之日都测算无误,朕可不信她没有私下算过朕的心思。”

    所以,国师是在提醒朕,需尽快给臣子与天下一个答复。

    阿玉于案间起身。

    “朕是天下奉养的皇帝,为君者,自当不辜负百姓的恩惠。若朕驾崩,尸身停灵七日,以火焚。朕欲要山川河海为陵,日月星辰为珠,骨灰散入黑水,东流至海。若朕有灵,便庇护一方水土。佑我大乾国运昌隆,子民人寿年丰!”

    张良不可思议地抬头望向她。

    大秦在经历了两任残暴的君主后,竟迎来了如此仁德的君主。

    这可当真是……

    阿玉不顾张良惊讶的眼神,转身从书架中取出一份早就拟好的诏书。

    “你虽然瞧着病怏怏的,可朕却有预感,你会活得比朕要长久一些。所以,此事就交由你来办。”

    张良没有去接,反而劝她:“……陛下,三思。”

    “朕意已决。”

    见他垂着头不敢起身,阿玉强行将人拽起,将诏书塞入他手里。

    “此事,也只有你敢。”

    星网的网友们又忍不住在议论了。

    【草莓甜心卷:可不是只有咱们子房敢么。若在开国组中寻一个敢遵循阿玉之令,焚毁她尸身的人,恐怕也只有张良了。毕竟人家年轻时就敢行刺始皇帝呢!】

    【我在太空开机甲:所以张良他照做了?】

    【草莓甜心卷:啧啧啧,阿玉逼着人家,咱们子房能怎么办呢?也只能乖乖先把诏书收好。张良很明显被阿玉的言论震撼住了,以后时不时地找理由在阿玉面前晃悠,想劝她收回成命。但是阿玉可不比他之前侍奉的那几任主公好说话,固执得很,摆明了就是不改。张良见劝不动她,于是转换了策略,偷偷摸摸地用自己留存下来的积蓄雇人修建墓地。】

    主播这个时候接话了。

    【可是他住在宫殿中,一举一动都受到帝王的掌控,哪里能瞒得住?陵墓才刚动工,图纸就传到了阿玉的手里。阿玉好笑地问他,这修建的是双人陵墓,子房是想要与谁合葬?

    张良的父母早已故去,自然无法用替亲属修建陵寝作为借口,无奈之下,他只得请罪,修改了图纸。】

    【咸鱼突刺:呜呜呜,乾昭帝好坏,子房能有什么坏心思呢!简直是明知故问嘛!】

    【待到阿玉驾崩之日,张良遵循了帝王的命令,停灵七日后,焚化了她的尸身。

    但骨灰还未洒入黑水时,韩信收到了消息,登时大发雷霆。他闯入宫殿,将装有阿玉骨灰的玉盒抢回了家,终日供奉。直到韩信去世,后人将二人合葬。】

    【咸鱼突刺:……我觉得韩信他能抢成功,估计也有张良的默许,不然光是他闯入咸阳宫,抢夺帝王骨灰就可以治他重罪。】

    【是啊,古人在那个时候可是十分重视生死之事的。可这位开国的皇帝不仅不修帝陵,反倒是对自己下了这种堪比挫骨扬灰的处置,这可实在是给了当时的人们以极大的震撼。】

    此时,这份震撼的视线皆是凝聚在了熙和身上。

    嬴政的目光更是尤为复杂。

    而主播显然也没有放过这个话题。

    【由于乾昭帝对自己的安置,当时的臣子不敢冒着风险厚葬,乾朝初年,薄葬风气盛行。韩信与阿玉合葬,虽然陪葬品不多,但稳妥起见,后代的皇帝给他们的陵寝修得深了些。但是,王朝覆灭后,加之地壳的变动,墓室有所损坏,还是遭到了盗墓贼的光顾。不过好在我们已经将文物追回。如今,盛放着大乾开国帝王骨灰的文物就在我国的帝都博物馆。】

    主播展示了一段视频。

    博物馆内人山人海,游客们隔着玻璃瞻仰乾朝时期的骨灰盒,听着导游讲解乾昭帝的故事,流露出敬佩的目光。有几人更是控制不住地爆出几句:“卧槽,老祖宗牛x!”

    熙和只瞥过一眼,觉得头疼极了。

    这还不如洒入黑水呢。

    ……属实热闹了些。

    第58章 哭笑之间断人吉凶,相面则晓人之生死。

    生与死, 本就是亘古以来,人们想要窥探,却终究逃离不了的话题。

    在看到乾昭帝即便登上帝位,仍作出此种抉择的情况下, 大秦万千穷苦的黔首们心里的感受远比天幕只言片语的描述要来得复杂。

    黔首们虽无法像贵族那般拥有足够多的钱财厚葬, 但寻常人家的积蓄起码能为自家逝去的亲属准备一口薄棺, 若不济, 也应有草席裹身, 再葬在族地,落叶归根。

    尸骨化为灰烬, 身躯不全, 则魂魄不灵, 葬在他处,来生便念不得故土。

    有人苦于徭役赋税的沉重,喃喃说道:“若我们拥立她……”

    “慎言,如今可还是大秦的天下!”他身侧的同伴连忙堵住他的嘴。

    “……那,陛下会让公主继任大统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