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大秦长公主

20-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大秦长公主》20-30(第6/18页)

所言的乱世恐怕还有多年光景,在场的诸位将军恐怕年岁大了,届时总有后起之辈。”

    这话说得就比较漂亮。既表明大秦还没那么早亡,又证明自己不是没有能力,世事变化无常,人老了败给年轻人也正常。

    诸位将军都觉得有理。

    不过陛下没有发言,说明不爱听。这个话题暂且揭过。

    然后就有臣子委婉地提示博浪沙这个地名似乎是在某个郡县,莫非陛下是某次出巡途中遭遇行刺?

    由于刺客的身份过于敏感,他们摸不准陛下的心思,这个话题只起了几句就没人敢接话茬。

    反正真相如何,三日后天幕都会告知的。

    嬴政刚才听了他们一车轱辘子话,现在也有些心烦。他视线转到刚才一直不语的丞相,点名道:“李卿,你可有何谏言?”

    “陛下,臣有疑。天幕所言的那位未来行刺陛下之人,当真是那个韩信?”

    淳于越立刻道:“丞相欲为那贼子开脱?”

    李斯给出他的理由:“昨日天幕偶有提及熙和公主的那位皇夫被称为谋圣,如今又说这位是兵仙。后世小辈们应不会如此反复无常,臣思来想去,如此截然不同的称谓,应不太可能出现在同一人身上,所以……”

    陛下,您的“女婿”应该不止一位呢。

    众臣们听到李斯的发言,顿时震惊不已。但是细思之下,又觉得李斯的话听着有几分道理啊!

    若公主称帝,后宫多几位皇夫,也是相当合情理之事。

    将军在外征战,虽也可称有勇有谋,但是于谋略一事,还是多为请教谋士一同相商。而这天幕所言之称谓,都是于各自领域中巅峰造极之辈,出现在同一人身上的确不大可能。

    “……那行刺之人可是那位谋圣?”

    尉缭琢磨着:“天幕说此人貌美清冷,臣寻思着,武将外出征战,整日风吹日晒,应该少有貌美的面容。”

    能被天幕着重强调“貌美”,说明在刺客容貌特征这点应不会夸大。而行军打仗的将士大多身形魁梧健硕,面容绝不会与貌美挂钩。

    众人虽然觉得以貌取人不妥,但是尉缭此言也分外有理。别说他们这些久经沙场的老将了,就是年轻一代懂武的小辈也绝不会有貌美清冷之姿。

    不过,若是谋圣所为那就难办了。因为天幕并没有点出他的名字,他们现在就是两眼一抓黑,除了知晓此人未来与长公主有瓜葛,完全不知这人何许人也!

    淳于越这时说道:“天幕不是说长公主身边有一个智囊袋陈平吗?此人必定于谋略之事颇有建树,或许……他就是那位谋圣。”

    众人在思考这事的可能性。

    王离这时候脑子突然灵光了,悠悠地说了句:“你们都说了不止一位,那有没有可能长公主的皇夫也不止两位呢?”

    李信也觉得有理:“万一他们都不是行刺陛下之人,岂不是把罪名平白扣在了人家头上?这两位还是熙和长公主未来的皇夫,成就非凡,你们确定要把他们往外推?”

    ……话糙理不糙。

    既然都是熙和长公主的皇夫,若能成就姻缘,那对他们大秦而言也不是什么外人了。

    许多臣子忍不住抬头看向陛下。

    陛下,要不您去问问熙和长公主她到底纳了几位?

    嬴政何尝不懂他们的暗示,语气微冷:“诸卿与其好奇公主的私事,不如多提些可用的谏言。”

    李斯见陛下不欲深论此事,很是识相地转移话题:“陛下可是能与那后世小辈沟通?”

    嬴政:“不错。”

    虽然只在天幕显现时,才能有那一次之机。

    李斯眯了眯眼睛,问出了众臣都想问的,但又不太敢问的那个问题。

    “那陛下可否向后世小辈询问,这秦二世……究竟是哪位公子?”

    西楚霸王也好,兵仙,谋圣也罢,这些人都是在乱世成名的。既如此,咱们不如先把这个造成乱世的罪魁祸首,大秦内部的害群之马给揪出来吧!

    第24章 陛下命奴婢问您,明日是否要前去观刑?

    众位臣子不约而同地关注陛下的脸色。

    丞相的话说到了他们心坎上。当务之急, 是得先把那个胆敢篡位,致使大秦亡国的秦二世先处理了!

    若是陛下舍不得惩治,那他们可代为管教!

    嬴政知晓诸位臣子的意思,并未拒绝:“朕知道。但朕之前与那后世小辈沟通, 却总被无礼之徒打断……”

    万一那个猫饼后辈依旧不搭理他, 该当如何?

    李斯委婉地给出建议:“或许您可以用熙和长公主的那种询问方式?”

    嬴政陷入回忆, 但他实在做不到像熙和一样对着后世小辈撒娇:“……等天幕再现, 朕会令熙和去问。”

    众臣得陛下应允, 心安了不少。无论谁去问,只要能知道这秦二世的身份便好!

    近两日, 他们的公务已被这个神奇的天幕扰乱了许多。无论是陛下的出巡计划准备亦或者是南征百越的决策, 这些都得容后再议。

    诸位臣子商讨完今日的要务, 嬴政又各自嘱咐了他们一些任务,此次廷议便算是结束。

    众臣走后,嬴政命王翦留下。

    恰逢侍女柔入殿,将写有造纸术流程的几捆竹简呈上。

    嬴政有些意外。熙和的动作倒是比他想象中要快。

    翻开这些竹简,在看到那如扶苏一般的字迹时, 嬴政不由得微微失神。

    竹简有好几捆,侍女柔让其他侍卫一道搬过来的,而等嬴政翻阅内容时,发现里面写的并不是造纸术, 而是涉及到了盐类。

    侍女柔这时解答道:“陛下, 这是公主自创的盐类提纯法。公主说, 按此法可有效剔除岩盐的苦涩。”

    她竟有闲心深究这等技法。若熙和此法有效,于大秦是件好事。

    嬴政快速查看完这造纸术和盐类提纯法, 眸子越来越亮。他将竹简给予赵高,下令:“寻匠人即刻按此法去做, 朕要速速见到这纸!”

    “诺。”赵高十分恭敬地抱着竹简,随后便出了殿。

    嬴政这才将视线放在王翦身上:“多日不见,将军的病可好些了?”

    “谢陛下关心。老臣的身体已无大碍。”王翦回道。

    嬴政开门见山:“朕瞧着也是。将军可有一孙女名为王萍?天幕既言她于军事一道成就不凡,不如朕让她带兵……”

    “陛下。”

    王翦打断了他,说道:“老臣那个孙女不过就是一个莽撞的女娃娃,比王离那小子还要顽劣,如何当得起带兵的重任?臣最近已请了先生教她习文识字,也好收敛下这冲动的性子。”

    嬴政听出了他的潜意思。

    “将军尽可放心。王家为朕效力,于大秦有功,朕还不必费心去刁难这么一个小辈。既然将军已有安排,朕就暂且不谈。”

    兰池宫,望春殿。

    逢天幕结束,阴嫚刚抄完书卷,立刻就被嬴政派来的寺人请出了宫。

    阴嫚很是不愿,但此次的寺人领了陛下之令,即便她跺脚,对方依旧态度强硬。她不得不和熙和阿姊告辞,约定下次再见。

    身边少了一个闹腾腾的家伙,熙和又觉得有些不习惯了。

    用完夕食,她又坐在窗边,用刀慢慢削着木料,木雕慢慢成型,小人的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