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夺阿姐》30-40(第22/22页)
沈遥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我们得带小衍走,他是你二哥,以他的真实身份,他要是被抓住了,绝对活不了。”
沈芯哭着摇头,死抓着沈遥的手不放,“阿姐,都火烧眉毛了,就别管他了!他不是我二哥哥!”
沈遥扭过头,看了一眼满府狂奔逃命的下人们,闭了下眼,用力抽出自己的手,坚定道:“可他是我阿弟。”
说完,她即刻转身往臭弟弟平日住的房间跑去,却空荡一片,没见着人。
眼见着铁甲们即将搜到此处,沈遥终于想到了一个地方。
小白猫曾经跑上一棵老槐树被卡住下不来,就是那一次,时衍发现了猫儿,爬上树将它带了下来。
当沈遥绕到那棵老槐树处时,果然见到了躲在树上,怀中抱着老白猫的时衍。整个人小小缩成一团,头埋在膝间,似乎已经预料到自己会被抛弃一般。
“小衍!”
听到沈遥声音的时衍倏然抬头后往下看,眼中依旧是那漆黑的眸。
她朝他伸手,“小衍,别怕,阿姐会护好你。”
那一夜,她牵着他的手,他的怀中抱着猫,两人在府内拼命狂奔。
好在他们还算幸运,被铁甲发现前的关键之机顺着狗洞逃出了沈府。
沈芯没有往牛阿叔家去,只是坐在狗洞外哭个不停。
那一夜,沈府内的火光染红了天际,她终于意识到,她必须长大了。她带着二弟三妹,还有那只白猫,踏上了前往甘州的路。
然而天不遂人愿,她太高估自己的能力。
彼时大周四处战乱,起义军造反,王侯将相竞相争雄。在第二年的途中,她无意知晓了父亲母亲的死讯,同一月,小妹和猫儿走失在难民的混乱之中。
夜里天降大雪,她与臭弟弟坐在难民营的一处角落。
手脚都生了冻疮,臭弟弟将白日抢来的白面馒头悄悄塞到她手中,自己握紧藏在腰间的匕首,紧挨她身旁。
“阿姐两日没吃东西,会撑不下去的。”
沈遥没有一丝胃口,只是看着饱受战乱的难民们,衣衫褴褛,瘦骨嶙峋,婴儿哇哇啼哭后,渐渐没了声音,紧接着是女人哭天抢地的声音,很快又是男人的咒骂声与拳脚声。
“小衍,你看。”
时衍朝着沈遥目光所在看去,男人似乎是女人的丈夫,受不了女人的哭喊,周围人面如死灰的看着。没有人愿意去管这档子事儿,更何况是如今这样不知何时便会曝尸荒野的时刻。
“你还记得沈家出事的前一天吗?母亲刚刚过生辰,父亲为母亲准备一匹白驹作礼。那天母亲露出了这么多年来,为数不多的笑。”
“……对不起。”
沈遥摇头,“与你无关,我一直都知道,你是无辜的那个。父亲早年便与晋王有接触,就算没有你,沈家的变故也是命中注定。”
她声音轻飘飘的,“可是那天的生辰,我们一家明明这么快乐,尽是欢声笑语,为何只是过了一日,就变成了这样?那些时日,长安城中,该斗鸡的人还在斗,该喝酒的也都在喝,为何也是仅仅几日功夫,整个大周便成了地狱?”
沈遥看着女人声音愈发微弱,她蹙眉攥紧拳头想要上前,被他一把拉住,“阿姐!”
她转头犹豫的瞬间,那男子已经带着女人离开了难民营,不知去了何处,地上留下了他们那没气息的孩子,尚在襁褓之中。
沈遥坐了回来,嗓子眼憋了一股气,“我没救她。”
他拉着她的手腕,声音稚嫩,却带着不符合他年龄的成熟,道:“阿姐,都是那个女人的选择,她杀了自己孩子,她受不了,不想活下去了。”
几个难民已经开始分食那死去的稚子,场面血腥可怖,他起身捂住她的眼睛。
“阿姐,这个世道就是这样,人性本恶,人间即地狱。”
“有人恐惧失去 ,有人恐惧死亡。无论上位者也好,走狗蝼蚁也罢,不过都是被恐惧所驱使的奴隶罢了,所有人,都在苟延残喘。包括那个女人。”
“而压制恐惧的武器,是自私。所谓善良与正义,只会惹来血雨腥风。”
许久后,他放下他的手,她的眼睛在发红,睫毛被打湿。
往远处望去,那具婴儿的尸体已不复存在,只剩下没有生气的一群蝼蚁,或坐,或躺,或爬。
“小衍,我是不是很没用,我明明答应过娘,可却还是弄丢了小妹。还有小白也丢了,你说它会不会已经……我真的好没用。”
时衍依然坐在她的身边,握紧了她的手,“可若没有阿姐,我早就死了。”
“阿姐,我会尽快长大。”
“我会为沈家复仇,将小妹和小白找回,为你创造一个,只有善良与正义的桃花源,我会保护你的那份单纯。”
沈遥看着他黑乎乎的脸,男孩儿年纪小,却有了凌厉的模样,长大后的他定然俊美,他瞳孔中倒映着她的模样,同样灰头土脸,好不到哪儿去。
那时的她,并未将他的话当真,只当他在哄她。
“你应该是姓宋,是吗?”她压低了嗓音。
他沉吟不语,最后轻轻点了下头。
“臭弟弟,没想到你话还挺多。”
沈遥嘿然一笑,扭开头,躲着难民们,将他悄悄塞过来的那个馒头慢慢吃下。
须弥芥子,浮生初醒。
她的阿弟果真做到了。
七年后的他,恢复“宋”姓,借助姨丈河西节度使的力量,招兵买马,从甘州一路杀回长安,登上帝位,又杀尽了当初涉及沈家谋逆案件的所有人。
他用最短的世间,以长安城的各大氏族为祭品,压制了大周所有蠢蠢欲动的人心,创造了和平。
他敕封她为永乐长公主,甚至建造了那个名为“葫芦镇”的桃花源。
那个虚假的桃花源,如镜花水月,黄粱一梦。
该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