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世家子弟考科举

110-12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110-120(第9/16页)

变形时,“喀嚓”一声,铁锁从门板上掉落在地。

    铁锁掉在地上,更像是砸在众人的心上,王捕快手上的刀差点拿不稳,下意识朝后退了一步。

    宁毓承没有退,他稳稳站着,推开了门。

    门外燃烧着的火把,映着门内一张张或茫然,或麻木,或僵硬的脸。地上脏污不堪,粪便横流,臭气熏天。有人躺在看不清颜色的褥子中一动不动,有人半死不活靠墙坐着。

    惟有菩萨,微垂着头,庄严,慈悲,俯瞰着人世间的炼狱。

    看情形,他们也换不了衣衫。宁毓承顾不得那么多,想了下,让人先将衣衫送回宅子去,放进屋子中,道:“你们先到门边来,我带你们离开。”

    有人终于动了,挣扎踉跄着到了门边。宁毓承让开身,道:“上板车。要活下去!”

    “活下去啊!”那人披头散发,喃喃念了句,看不清她的脸,听声音,大致知晓她是妇人。兴许是求生的本能,她手脚并用爬上了板车。

    其余人见状,拼劲全力朝着门边而来,跟着往板车上爬。

    一架板车上只能坐五六人,宁毓承数了下,屋内还剩下约莫十余人,道:“你们且等等,我们先将他们送回去,再来接你们。”

    “走!”宁毓承对王捕头道,大家一起推着板车,朝空着的三进宅子而去。

    鱼皮衣穿在身上不透气,浑身都被汗水湿透,蒙脸的布罩都被打湿。

    “你们忍一忍,别抹汗,切记别让病进眼,进嘴。”宁毓承不断提醒道。

    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也不敢抹汗,生怕被染上疫病。进了门,福水迎上前,他并不靠近,离得远远站着:“七郎,都已经照着你的吩咐准备齐全。”

    宁毓承点头道了谢,再放缓语速,仔细强调了一遍。

    “男女分开,在门前先将头发绞掉,指甲等都剪掉,身上的衣衫先在门外脱下,扔进竹筐中。进屋去擦洗过,再穿上干净的衣服。记住,这是你们住的地方,疫病就是因为脏乱而来,屋里面有恭桶,绝不能乱拉,乱吐!”

    按理说,霍乱主要是腹泻呕吐,他们身上有粪便呕吐物,都必须全身清洗过,再换上干净的衣衫。

    以当前的条件根本做不到,宁毓承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且霍乱主要是从粪口途径传播,主要是入口的东西必须干净。要是他们不收拾一下,身上一对病菌,休说盐糖水,就是仙丹也无用。

    有人送来了几把剪子放在墙边,他们虽茫然,还是照着安排,男女分开两边,拿了剪刀,先绞头发,再剪指甲。

    宁毓承发现,妇人那边有八人,男人只有四人。他开始不解,很快便反应过来。

    除去身体的原因,与妇人与男人们同时在城隍庙中,到底不便,就是控制不住腹泻,在潜意识中也要避着些人。而且她们要比男人爱干净,韧性强,就靠着这几点,她们就撑得久了一些。

    大家一起避开,妇人们在门外脱下衣衫进了屋。这边的四个男人,落后一两步也进去了。

    屋内在窸窣擦洗,穿衣。宁毓承这边让人将竹筐中的脏污衣物,地上的头发并草木灰一起洒扫起来,放在空庭院中,浇了些桐油上去,点火烧得一干二净。

    水桶就放在门边,等屋内擦洗穿戴好,宁毓承带着人在门边小心翼翼抬出木桶,盖好放在后门。

    接下来,福水与三人留在宅子中兑盐糖水,熬煮米粥,顺带烧热水。

    宁毓承再与王捕快他们回去,将城隍庙余下的人都带回了宅子,按照先前一样,让他们男女分开,收拾后进屋擦洗更衣。

    这次妇人只比男人多一人,总体算下来,依旧是女多男少。不过这是瘟疫,生病时的男性占不了上风。要是遇到灾荒战乱等时候,宁毓承以前看过史料,妇人基本上会首当其冲被牺牲掉。

    福水已经兑好了盐糖水,宁毓承换了双油鞋,提进屋放在了他们的身边,道:“你们舀在碗里喝,记住了,慢慢喝,别抢。喝完之后,将碗放在竹筐中。”

    他们本就病着,拼命离开城隍庙到现在,早已筋疲力竭,又渴又饿。眼下听到有东西喝,不管是什么,端起碗,咕嘟嘟一口气喝了。

    盐糖水不多,只有小半碗,米汤也熬好了,每人分到一小点,也很快喝得干干净净。

    “多谢恩人搭救,多谢恩人呐!”妇人干涸的双眼,已经流不出来泪,只像是哀鸣般,一个劲地谢恩。

    “多谢恩人救命之恩,没人管我们,让我们去死。我家中丈夫儿女都没了,就只剩下我一人了啊!”有人跟着妇人一起谢了起来,她想到家人,哀哀哭泣起来。

    她一哭,其他人跟着哭起来,连着隔壁的屋子,也一起伤心痛哭。

    哀戚的哭声,在夜里格外让人难过。

    憋了太久,让他们哭一哭发泄,也是好事。

    宁毓承沉默着,心被针扎了一样痛。以前他看过了小吏为难缴纳赋税的农人,见过送年老没了用处的父母上山,活活等死的老人洞,见过了雪灾水灾无家可归的灾民。他以为见识过了这世间的苦难,其实那些压根算不得什么。

    太平时日贫民百姓的苦,绵长,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看不到尽头,只想着活下去,便变得麻木。

    灾害一来,好比是巨浪拍打在沙滩上,沙不牢固,毫无抵抗力,瞬间天崩地裂。

    书中所言的阿鼻地狱,应当就是如此情此景。

    宁毓承让人将碗抬回去,在偏僻的角落另外搭灶,用专门的锅,将碗放在水中煮。为了稳妥起见,水必须煮沸腾小半柱香,再将碗取出来,留作病人专用。至于放碗的竹筐,也一样放在锅中蒸煮,晾干后再用。

    宁毓承看着收拾过后,喝过水的他们,比起先前比较有了人样,但依然虚弱不堪。

    带进来的粮食不多,

    灶房在熬煮蛋粥,宁毓承他们仔细清洗过,匆匆吃了些干粮,回了城隍庙。

    庙中还有气的活人离开了,剩下的便是尸首。

    大家默不作声在大殿中洒下草木灰,寻着干净之地,穿过大殿,来到后面的厢房。

    门开着,一股浓烈尸臭气,熏得人眼睛都睁不开。两间厢房,横七八竖挨挨挤挤堆满了尸首。宁毓承飞快点了下,两间屋,大致有近七十具尸首。

    饶是张赖皮自认心狠手辣,看到眼前的景象,也禁不住双腿发颤。

    宁毓承站了片刻,抬手深深施礼下去。张赖皮他们见状,慌忙跟着弯腰鞠躬下去。

    “倒吧。”宁毓承闭了闭眼,挥手下去。

    张赖皮与人拿着桐油上前倾倒,除去厢房,在大殿等地方,都洒下了桐油。

    几人退出去,站在空地处,将火把投掷进大殿中。

    火沾着桐油,很快冲天而起,卷着大殿与厢房一起燃烧。

    先前宁毓承已经看过,城隍庙离周围的宅子有些距离,烧起来也不会累及周围。

    霍乱病菌不耐高温,焚烧是如今的最优解。

    为了稳妥起见,宁毓承他们准备了些水,离得远远守着,看着眼前的火光。

    庙宇有旧漆,加上桐油,烧得非常快,大殿很快坍塌。

    在天拂晓时,庙终于焚烧殆尽,在微光晨曦中,冒着阵阵青烟。

    大家忙了一整晚,此时累到困到手指头都动弹不得,却无人阖眼。

    在尸骸与瘟疫的废墟中,菩萨依然立在那里,身上脸上蒙上火灰,依旧宝相庄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