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世家子弟考科举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70-80(第8/16页)

他们的脸色瞬间变了,王大牛看了出来,不安得嘴唇都发白,不知何处出了错。

    王大寿两个儿子在县城做事,与府城的大官攀上了关系。贵人要来买找他们买白蜡,村中的白蜡买卖,一向由王大寿出面张罗,价钱几何,由王家来定,

    以后白蜡多少钱一支,肯定也会由王大寿做主。王大牛想着能多卖些钱,顺便讨好王大寿,足足将原本他们能得十个大钱一支的白蜡,涨到了三十个大钱!

    宁毓承爽快地应了,“行,三十个大钱一支,我都要了。口说无凭,我们签订契书,你家有多少白蜡,我全都要了。你放心,要是天时不好,能收多少白蜡就收多少,绝不会为难你们。”

    这下,不仅仅是王大寿,王大牛先是一愣,难以自信道:“当真?”

    宁毓承道:“价钱几何,天时等等,都会写得清楚明白。白纸黑字,做不了假。除去王大伯你家,其余人家也一样。骗你一家容易,我总不能将整个平水县都骗了去。”

    王大牛又下意识看向了王大寿,眼中的兴奋褪去,难以掩饰的怨怼。

    王大寿不收蜡烛,他收的是采集来的蜡。而且,除去蜡,白蜡种虫,收割下来之后,都交给王家保藏,待开春之后,还要花钱去王家买!

    收到蜡花之后,由王家挑选出杂质,再称斤两,选亲近王家的汉子妇人到王家做工,一天给二十个大钱的工钱,让他们熬煮蜡烛。

    村中的人畏惧王大寿家的势利,为了赚点工钱,都巴结着王家。王家会选他们王氏族人去做工,一支蜡烛给他们八个大钱,其余不服的村民,则给得更少。

    一支蜡烛十个大钱,是王大寿与他们算了账,一斤蜡花能煮多少支蜡烛,加上灯芯,柴禾,赋税,给贵人的孝敬等等,最后一支白蜡到手,不过十个大钱。

    因为是本家,王大寿按照本钱付给了他们,不赚他们的钱。

    王大牛不笨,他们自己卖白蜡,肯定要被官府索要好处,商税方面也不住税的一百课二。

    王大寿有贵人相助,要孝敬贵人,官府。这些开支,也要算在本钱中,

    宁毓承却能爽快同意一支蜡烛三十个大钱,再看王大寿家的高门大宅,他们父子身上穿着的绸衫。

    王大牛心头愈发不平,王大寿卖出的白蜡,肯定不止十个大钱!王大寿一家赚得盆满钵,他们王氏的族人,压根没得到什么好处!

    贺禄左瞧右看,见大家神色都不对劲,他心思转得飞快,当即喊道:“我出三十五个大钱一支!”

    大家一惊,皆朝贺禄看去。他抬起下巴,调薪地看着宁毓承:“宁七,在商言商,价高者得。”

    宁毓承笑着说是,紧接着不紧不慢道:“我出四十个大钱一支。”

    贺禄岂肯服输,拿出在象棚捧花娘的气势来,喊道:“五十个大钱一支!”

    宁毓承面色不变,缓缓道:“五十五个大钱一支。”

    贺禄气势冲天,大声喊道:“七十!”

    王大寿他们都傻了眼,王大牛激动地连呼吸都停止了!

    七十个大钱,他家今年收的蜡花,能做近一千支蜡烛,一支七十个大钱,足足能赚到七贯钱!而卖给王大寿,他不过能得一贯钱!

    宁毓承笑起来,爽快地道:“好,归你了。”

    贺禄正准备继续喊,见宁毓承落败,控制不住打了长长的嗝。

    他来的时候,贺道年告诉过他,铺子里一支白蜡,在六十多,到七十左右。

    而他本钱就要七十,这笔买卖亏定了!

    贺禄当即反悔,指着宁毓承怒道:“宁七,你算计我!我不要了,你都拿去!”

    本来面带微笑,温和的宁毓承,脸色陡然一沉,淡淡地道:“贺五郎,回去一字不落回给你阿爹,江州府的白蜡,我要定了。我还要做些事,你阿爹最好也在旁边看着,别插手进来。得了好处,别再翻脸不认人。”

    贺禄从未见过如此严厉的宁毓承,他不由得头皮发紧,哆嗦着,飞快收回了手指。

    贺道年曾无数次提醒过他,对宁毓承要客气恭敬些,别仗着熟络,失了分寸。

    贺禄很想哭,他阿爹也不知道宁毓承会来王家坳要白蜡之事,没提前告诉他,究竟该如何做啊!

    另外一边,宁九他们在发点心零嘴,只一个孩童拿到手,其他孩童眼巴巴看着,呼啦啦一起围了上前。

    冬天冷,地里活少,整个王家坳的村民几乎倾巢出动,一并来看热闹了。福山他们发零嘴点心,孩童们吃得美滋滋,大人们不由自主也走了上前。

    宁九他们帮着福山与福水,将零嘴发给他们,顺便与他们拉起了家常。

    “白蜡多少一支啊?”

    “你家中能收多少白蜡?”

    “可识字?”

    “别噎着了,吃慢些。以后再给你们拿来。”

    “我们几人会在村子里,办个识字算学班。”

    “不要钱,男女老少,无论是谁,你们都可以来学识字算学。”

    “七少爷,出三十一支的价钱买白蜡!”

    “什么,三十?!”

    村民们群情激动,围着大声讨论,一起朝宁毓承跑来。

    村中最胆大的杨六指走上前问道:“七少爷,白蜡真三十一支?”

    宁毓承肯定地道:“是,签订契书,尽可放心。”

    有人继续问道:“读书识字不要钱,也是真?”

    宁毓承朗声道:“也是真,过年之后,识字班正式开始。你们都来学,哪怕不用考学,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也好啊!”

    王大寿看着王氏的族人,其他姓氏村民脸上的高兴与激动,心彻底凉了。

    史方今也一脸灰暗,宁毓承仗着权势,砸钱将人心牢牢收买在了手中。

    白蜡这一块利,其他人是休想染指了!

    不过,史方今突然僵住,他咦了声,“识字班?”

    第76章 ……

    郑浒山他们分完零嘴点心,取了笔墨,与王大牛签订契书。

    王大牛这时从兴奋中反应过来,手上沾了印泥,停在半空,怎地都不敢按下去。

    煮蜡容易,村中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王大牛偷偷朝站在门外的王大寿父子瞄去:“家中没白蜡虫种,卖蜡要交商税,这里面的税几何,都由他们说了算,卖只鸡蛋,他们都要分走一半”

    宁毓承说道:“王里正心善,他家宅子宽敞,你们采来的白蜡种虫,让你们暂且放置在他家。待到明年春上,王里正肯定会将白蜡虫种给你们。”

    王大寿在外听到宁毓承的话,心中着实不安恼怒,脸僵了僵,一时没有做声。

    宁毓承微笑着道:“要是你们放在王里正家中的白蜡虫种出了问题,也无关紧要。平江府遍养白蜡虫,王家坳村所需这点白蜡虫种,对平江府而言不过尔尔,我外祖家在平江府,到时让外祖家帮你们送来就是。”

    平水县的白蜡虫,最早也是从平江府而来。王大牛听到无需操心白蜡种虫,心放下了一大半。

    王大牛不知宁毓承的外祖夏氏,史方今却知晓。世家大族之间频繁联姻,夏氏一族根繁叶茂,在平江府是数一数二的望族。

    王大寿掌握着白蜡虫种,要是不肯拿出来,对王家坳村养白蜡虫的村民毫无威胁。

    “至于商税方面的情形。”宁毓承看向史方今,道:“史县令心系百姓,当会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