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世家子弟考科举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世家子弟考科举》70-80(第13/16页)



    钱夫人夏夫人等人忙去安排了,暖阁安静下来,宁礼坤看着立在角落的宁毓闵,皱眉道:“你阿娘病了,你也不回去看看?”

    江夫人从明州府回来就病了,不同以前嚷着头疼心口疼,这次她病得安静,神色呆滞躺着,跟晕倒的宁礼坤差不离,一整日都不动弹。

    “我等下就回去看望阿娘。”宁毓闵说着,缓缓走上前,道:“祖父,我脸上的伤,小七说可能恢复。阿娘是心病,知道我脸上的伤无碍,很快便会好起来。”

    宁礼坤怔住,脸上渐渐浮上喜意,看着宁毓承,嗔怪地道:“小七何时成为神医了?”

    宁毓承笑道:“祖父,我不是神医,我是神棍,掐指一算,二哥年纪轻轻,这点皮肉伤,哪算得什么。”

    宁礼坤听得笑起来,宁毓闵见他笑,心头彻底一松。

    果真,宁礼坤的心结,始终在他们的前程上。只要他的前程无碍,宁礼坤便能好起来。

    宁毓闵不由得回想崔老夫人骂宁礼坤的话,宁悟明的尚书之位,才是最好的灵丹妙药,能让宁礼坤起死回生。

    宁礼坤嫌弃地看着宁毓闵:“瞧你那脸色,比我还要难看,快回去歇一歇,跟你阿娘好生说说话,让她也赶紧好起来,大过年的,总要喜庆热闹才是。”

    宁毓闵施礼告退:“是,祖父,我先告退了,等晚上再来给祖父请安。”

    “老宁,你下去吧,我跟小七说会话。”宁礼坤将宁大翁也支开,只留下了宁毓承。

    “你阿爹升任侍郎不到两年,年后方三十五岁,以他的履历,年岁,能升任尚书,除去运道,还有陛下的看重。”

    宁礼坤停了下来,轻叹了一口气,道:“伴君如伴虎,天子的情分不长久。烈火油烹,你阿爹得这个位置,不知招来了多少的妒忌。若我死了,归乡丁忧三年,你阿爹的前程,便难说了。你祖母骂得对,是我想得不周全,险些拖累你阿爹。老三不是东西,二郎随他阿爹,头脑也不清楚。他跟着他娘跑到明州府去,真是自找苦吃。他这是自毁前程!小七,你多看着二郎些,三房,他始终为长,以后要靠他撑起来了。”

    “祖父放心,二哥聪明有本事,以后会有大出息。”宁毓承笑着道。

    “大出息,我看他宅心仁厚过了头,欠缺圆滑。”宁礼坤没好气哼了声,没再多提此事,问起了宁毓承去平水县的情形。

    宁毓承捡着重要的说了,“待开春后,便能开始养殖白蜡虫,到时放虫的时候,我再去瞧瞧。”

    “识字班何时开始?”宁礼坤问道。

    宁毓承答道:“待过完十五之后再开始,村中先收拾出屋子,准备笔墨纸砚。我打算安排两人在一处,九叔与常宝在一个村,郑氏兄弟在一个村。前期摸索出经验,会遇到何种问题,两人可以商议着解决,也安全稳妥些。”

    宁礼坤严肃地道:“必须两人在一处,这点绝不能改。最好有女眷在,村中有小娘子,妇人,识字班又不拘男女都去识字,宁九他们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别闹出男女的荒唐事出来。哪怕是捕风捉影的传闻,这个识字班,就再也开不下去。”

    宁毓承倒没想到这点,他略微思索了下,道:“我会跟九叔他们说清楚,多贴补他们家人一些钱粮,让九婶郑氏兄弟的阿娘也一道前去。夫妻家人能在一起最好不过,就是阿垚他们兄妹,要留在明明堂读书,九婶若跟着九叔前去平水县,他们三人就没人照看。祖父,让阿垚他们兄妹住在府中来吧,阿淼与阿瑶交好,她们住在一起,阿垚阿焱跟着我住在松华院。我反正经常会去平水县,到时候带着他们兄妹一起前去探望就是。”

    多出几个钱粮,宁礼坤并不放在心上,宁府宽敞,宁垚他们几人来吃住,就是添双筷子之事。

    宁礼坤却不大愿意,犹豫着道:“让你阿娘收拾一间院子出来,安排几个人在院中伺候,哪能住到你的松华院。”

    宁毓承说道:“祖父,他们是九叔九婶的命根子,我得让他们放心。松华院与阿瑶的菡萏院伺候的人多,添一两个人无关紧要。要是再收拾院子出来,阿娘还要分心照看,平时阿娘也忙,就无需让她操劳了。”

    宁礼坤盯着宁毓承,神色复杂。半晌后,他道:“你想得周到,处处替人着想,将白蜡的利,大半让给了养白蜡虫的百姓。他们不懂你在里面,担着多大的风险,究竟得罪了多少人。唉,惟愿到时候,他们莫要忘恩负义,辜负了你的一片好心。”

    “我也这般想,莫要辜负我的一片好心。”宁毓承附和着道。

    他的一片好心,与宁礼坤可能的不大一样。

    他惟愿他们都能识字,在混沌世间,能看到一道光。

    如若此般,就不算辜负了他。

    到底算是大病一场,宁礼坤这时已经神色疲惫,宁毓承忙道:“祖父,你先歇一歇,待醒来我们再说话。”

    宁礼坤嗯了声,在榻上躺下来,合上双眼开始歇息。

    宁毓承守在一旁,望着他苍白苍老的容颜,待他睡着,听着他沉稳的呼吸之后,才勉强放心离去。

    到底上了年岁,这次虽醒了过来,宁礼坤的身子已经大不如从前。

    过了年,他便只管着养身子,学堂府中之事,几乎都让宁毓承去办。族中小事交给了其他的族人,大事他才出面,也只露个脸,由宁毓承去安排操持。

    宁毓承忙得不可开交,将身边能用之人,全部拉了来。宁毓瑛宁毓瑶宁毓珠宁毓珊宁淼姊妹,跟着他住在松华院的宁垚宁焱兄弟等,除去读书,根本不得闲暇,被宁毓承指使得团团转。

    宁氏一众孙辈跟春日的草木一样,蓬勃生长。平水县的白蜡虫,到了秋日,终于要开始采摘了。

    这天晚上用饭时,宁毓承与宁垚他们几人说好,打算翌日出发去王家坳村,他们去见爹娘,看白蜡虫的采摘情形。

    福山一头的汗,急匆匆走了进来,不安地道:“七郎,三老爷从明州府回来了,先前刚进府,到知知堂见了老太爷。听说吵得厉害,宁大翁差了人来请七郎过去。”

    想到宁礼坤的身体状况,他再也经受不住任何的刺激,宁毓承顿时心一沉,飞快朝知知堂奔去。

    第79章 ……

    灯盏与月光将知知堂照得透亮,除去近身伺候宁礼坤的小厮,余下仆从都被支开了,院子里诡异地安静。

    宁毓承绕过影壁,从庭院中径直穿过踏上台阶,宁大翁焦急迎了上前:“七郎来了,你快快进去,三爷他老太爷他,唉!”

    宁大翁是宁礼坤最为亲近的老仆,都被支开了,宁氏父子的话,当是非常不宜为外人道。

    宁毓承只想到了一种可能,愈发感到大事不妙,道:“大翁,祖父的身子如何了?”’

    有些话实在说不出口,宁大翁苦着脸,只能唉声叹气。

    “老奴也不知。三爷连信都没写一封回来,突然回江洲,老太爷也吃了一惊。原来三爷是被朝廷罢了官,觉着颜面无光,赶着在天黑时进城,悄然回了府。老太爷想留着三爷说几句父子俩的体己话,便让老奴出来了,听到三爷在与老太爷顶嘴,实在是放不下心。七郎曾说过,老太爷的身子

    骨,再也受不得气了,老奴劝不得,便赶忙将七郎请来劝劝老太爷。”

    经过穿堂,宁毓承便听到书房传来激动低沉的说话声,他沉吟了下,对宁大翁道:“大翁,你去叫几个力气大些,忠厚可靠的人来。”

    宁大翁忙应下,又道:“老奴去将二郎也叫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