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90-100(第8/12页)
分挖坑狩猎,他们也在跟着叶榆和王老爷子学,他们要争取也靠着自己早日实现吃肉自由!
叶榆大多数时候只需享受,真正做到了躺平咸鱼,早上也很喜欢赖床。
花菲菲忍不住望了望天,问:“今儿个太阳没从西边起来吧?”
叶榆白了她一眼,下巴指指厨房方向,等着干什么呢?
农场七人也在心思不宁地等着。
一莱主人不在,他们不好意思离开,二来他们也需要借用一下厨房,好不容易等到叶榆出来,道了声早,叶榆似乎并没有厨房的打算,反而坐在屋檐下用暖水壶的水泡了奶香喷喷的麦乳精,悠哉闲哉了起来。
他们:
“???“
什么情况?
叶榆让他们自己进厨房,还报了厨房里粮食的位置,并且说:“没锁。“
地窖里倒是掩了一下的,不是为了防自己人,而是为了防外村人,毕竟村里的烧砖生意还是火的,偶尔会出现外村人,他们不能太过招摇,以免为村子引来灾祸。
话说他们亲手挖和砌的地窖,从外表真的很难看出来里面有藏着东西,不借助工具的话,入口只有他们四个,再加王老爷子和王大妞能打开。
七人停在原地,面面相觑。
索性他们当中有个很会见机行事的林老爷子,他回过神来,到了声谢,第一个进了厨房,睡了一觉病好很多的项燕紧随其后帮忙。
但这厨房毕竟是别人家的,他们又打了坏分子标签,并不那么理直气壮,直到看见花菲菲,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花菲菲一入厨房,看见项燕他们已经给一个锅生了火,灶台里正在烤红薯,是生产队昨晚上借给他们的口粮。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倒也没什么,只是这蒸的红薯未免也太少了点,都不够叶榆几口的。
花菲菲都能全部吃下,他们可是有七个人,又见几个小的眼巴巴望着锅里吞口水,未免不心酸,她打开柜子,捧了一堆红薯出来,又拿了咸酱菜,还问:“你们吃辣吗?”
“不不不,这不太好,你们已经帮我们很多了。”项燕连连拒绝。
在院子里的欧老爷子问言,也在门口拒绝,昨晚吃一顿堪比过年的年饭已经太好了,晚上还有暖呼呼的毛毯,他们怎么好意思继续扒着人家吸血。
花菲菲却回:“这什么话?你们一顿能吃多少?总不能比我们几个饭桶强吧?”
欧老爷子严肃拒绝。
见他们如此严肃,花菲菲也不好再坚持,只说:“行,你们吃你们自己的粮食,但星星三个跟我们一块儿吃,这你们可别拒绝,他们小孩子能吃多少。”
看着不到一年瘦得脸上完全没肉的孙子,即便欧老爷子也很难拒绝这个,张了张嘴:“谢谢你们!”
除了疑似得了失语症的白蓉蓉,全部都谢了一圈。
“你们这也是,不就几个红薯?搞得我好像什么十世大善人,做了多了不起的事。”花菲菲受不了这种尴尬氛围,摆摆手,七人当中唯有林老爷子的态度让她自在些。
并不是林老爷子不会说谢谢,而是他的感激恰到好处,也不会眼红,不会沉重,手上的动作也不会停,他知道花菲菲不习惯这个,还会不动声色地聊一聊其他,村里土地收成啊、粮食产量之类。
“你们还种果树啊?”
“对啊,老爷子你您不知道,为了这些果树,我们可费力了,叶榆和韩景还去求着县里的国营厂,蹭着他们的大卡车去隔壁巴拉巴拉………"花菲菲话匣子一打开根本停不住,而且她发现自己说什么,林老爷子都能接住,还能对种果树提出不少的建议。
“老爷子您种过果树。”
“哈哈哈,年轻时为了吃得喝得,什么都干过,你们院里的葡萄藤是从山里挖出来的吧?当初我也种过,前几次结果看着紫红紫红的,也是酸到不行……”林老爷子对于种什么都能说出一二。
当然,他最擅长的还是种药材。
第97章 空气微妙
花菲菲正是对乡下建设上头的时候, 忙问:“我们这里能种吗?”
“种是可以钟,但药材对土地要求更高,还需要肥料。”林老爷子摇了摇头。
花菲菲不免失望:
“这样啊……看来不行。”
“为什么不行?”问这个问题的一定是新来知青, 抬头一看, 是刚起来的张青黛, 跟在他后面的谢丹红也面带好奇。
“你俩怎么不多睡会儿?”花菲菲看见她们,就想到刚来村里的自己, 什么都不懂, 她笑着解释,“不管是土地还是肥料, 都是先以粮食为主, 吃不了肚子,谈什么都是空话。”
他们种果树可不占土地,肥料也是靠名声靠关系挣来的,果子都没结出来,谈药材种植这叫不切实际,迈步太大。
林老爷子又说:“这一路看见不少天生天长的药材, 山里只会更多。”
“对啊, 可以采野药!”花菲菲眼睛又亮了起来,“即便卖不了, 能解决一些风湿风寒也好啊,林老爷子你来了,给村里带多大的福气啊!”
“这可担当不起。”
林老爷子忙摆手。
“担得起担得起。”
“对啊,村有一老,如有一宝。”韩景和徐飞,一人睡眼惺忪,一人顶着鸡窝头, 从房间里走出来,韩景顺道敲了敲隔壁门,叫醒唯一还没起床的人。
吃过早饭后,七人拒绝韩景他们的相送,搬离知青点,来到牛棚猪圈,把行礼放下,来不及打扫和整理,便赶去上工。
白蓉蓉和欧梁也跟大人一块儿去,连最小的项星星也带上,这年纪可以不上工,但把她搁家里谁都不放心,村里虽然有小学,但他们暂时还上不了。
今天上工前有个简短集合。
大队长欢迎新知青,再给村里新来的十人一一布置工作。
三位新知青被分到第二、第三劳动组,剩下七人老的老、病的病、小的小,加入第四劳动组,但由于他们的的身份,需要额外负担一些工作,挑粪沤肥。
这并不是刻意欺负人,他们这些坏分子必须接受艰苦劳动改造,对于这些,上面还专门下了文件。
项老爷子他们表情平静接受,他们早就在农场干过这么活,由曾经的一窍不通,到基本熟练,这活比修路修水库更轻便,那可是真会死人。
韩景几个趁机介绍了林老爷子的大夫身份,会认药、会炮制药、会治病,还会种桃树,会的可多了。
王家沟位置偏僻,没有配卫生员,村民们生病一般都是小病熬过去,大病去镇上,年龄高的老人大病也熬着。
以林老爷子的身份虽然当不了卫生员,但也可以帮人看病,这好处肉眼可见,在哪儿都吃香,这让村民们对于接纳这么多老弱病残的排斥一下子少了许多。
他们把期待目光看向其他人。
项老爷子说他会修拖拉机、修农具,其实他会的不只是修拖拉机,而是工科专业教授,还增经去国外交流过,但正因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才不幸有此遭难。
村里不缺会修拖拉机的人,叶榆也会,但多一个还是好的,韩景是最高兴的人,他可算找到老师了。
欧老爷子会的可多了,就是比较文艺在村里不吃香,外语专业项燕更是不可说,但好在她病好后也算一个年轻壮力。
小的几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