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穿越快穿 > 在年代文中咸鱼

20-3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在年代文中咸鱼》20-30(第8/14页)

城里人说话就是文绉绉的,“只听说过母鸡抱窝,难道人竟然也能抱窝?”

    人工孵化技术在这个时代早已出现过,南北方都有,尤其是北方,修了火炕的人家很多,都说老婆孩子热炕头,热炕是一个还不错的人工孵化器。

    只不过因信息传播缺失,很多在未来看起来很普遍的技术,城里人村里人未必知道,很多人孵化鸡也属于巧合。

    而且现在每家每户只能养两三只鸡,能够在春天孵鸡,谁要在冬天孵鸡啊?孵出来的小鸡养不养的活才是关键,冬天天冷食物又少,春天少说靠山便有野菜,王家沟自然也没人搞人工孵化的事。

    叶榆又问:“母鸡都能人怎么不能?姥姥,咱们家有受.精蛋吗?我能不能用换几个?”

    本来还觉得叶榆在胡闹的王姥姥,一听到“换”字,眼睛亮了亮,立马改口:“有的,有的,咱们家里鸡是两公一母,捡的鸡蛋亮光下你一看,绝对能看见黑丝黑点,大多都是喜蛋。”

    只是数量真不多,秋冬天鸡不仅不抱窝,下蛋也减少,这还是他们把鸡养在厨房才有,等第一场雪来,养哪儿鸡都不再下蛋。

    除非养炕上被窝里面,但这年代布料贵柴火多贵,为了几只鸡不值,还不如等到春天再抱窝,何况队里每户人家养鸡数量有限。

    叶榆也不管值不值,她本来也不打算多孵,试一下又不掉肉:“一个鸡蛋八分钱,姥姥你多给我几十个呗。”

    这出的价格比平泉镇农副店收贵一分,又比供销社卖的便宜几分,取中间值,鸡蛋多少个她都能吃下,不是说全用来孵,她还可以自己吃啊。

    “哪有那么多,让你舅妈给你十几个带回去,”王姥姥顿了下,打了一剂预防针,“咱给你的都是喜蛋,但你孵不出来,或者孵出来的鸡养不活,这可不怪我们。”

    “姥,我知道。”

    王姥姥可能知道自己上一句话过于见外,又抹了眼睛,声音一转说:“若不是姥姥姥爷要养这一大家子二十来口人,这鸡蛋你白拎回去也行?哎,这年头,农村日子难过啊,一年到头都没几个进项。”

    这句话后半段叶榆是同意的。

    不要看王姥姥他们有装穷的嫌疑,或许王家在王家沟的条件的确不错,可贫穷这种事情在现在哪里都是常态。

    但叶榆也没有热心到帮人扶贫,她又不是什么扶贫干部。

    假如她姥姥家不是王姥姥这种个性占上风,而是非常热情周到,她反而会不习惯,宁愿远离,因为那样粘上一大家子可能会非常费心费力;若是他们贪便宜还愚蠢像蛇一样顺着竿子往上爬的话,她走会让他们狠狠明白孝敬长辈在她这里从来都是行不通的。

    现在这样刚刚好,纯靠利益来搭建桥梁,与聪明人打交道也更简单。

    王姥姥也很满意外孙女的“懂事儿”,更满意她手里有钱可以靠自己生活,这么一看,王来娣也不是不喜这个女儿,还真有可能是小年轻不懂事只想搞激.进,和六零年砍树炼钢的那一批技术员一样,被骗下乡的。

    要她说,这乡下哪有城里月月有商品粮吃得好?

    糊涂啊!

    长辈这边聊得差不多,晚辈那边,王大虎王二虎俩家一共有七个小萝卜头,甭管哪家的,在没分家前排序都在一块儿,七男一女,典型的阳盛阴衰。

    他们高高低低站成一排,迫不及待地凑了过来。

    一来是对新客好奇,而且这个三表姨还带了好吃的上门,虽然被他们奶眼疾手快锁到柜子里,但以后也不是不能吃到。

    二来他们早已听说这个表姨的威名,村里大人觉得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很多人并不避着小孩子们聊天,白天的流言他们早听说了,阿牛说他亲眼目睹的,表姨一脚将王二赖子踢飞一百米。

    这跟小人书里的放牛娃王小二还有五虎上将关二爷简直一样厉害!

    和大人们不同,光是叶榆这暴露的身手,便让这些村里佩服不已,几个孩子都挺了挺胸膛对村里小伙伴炫耀过——

    “这是我的表姨!”

    “还有我的。”

    “我的。”

    叶榆见这几个萝卜头穿得不说有干净,至少挺保暖,所以也没有和村里有些娃一样挂着两条鼻涕到处甩。

    于是回了他们问题:“人怎么可能被踢飞一百米?要相信科学知道不?”

    一边说,一边提溜着最大胆的俩娃——王海王江,小名三海娃、四江娃,来了一个高空飞人。

    话说等再升一阶,百米飞人算什么,那还不轻轻松松?

    其他小萝卜头仰头星星眼:“哇!”这表姨,他们的!

    若再过几十年,肯定有家长投诉叶榆虐待孩子,安全意识淡薄。

    但现在不仅来自末世的叶榆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心大的家长也只是在心里叹,村里的流言还真不是瞎吹的,叶家这个闺女身上有点儿东西啊,这劲儿比农村壮年汉子都大,光是这一身力气也饿不死自己。

    “噗哈哈哈哈,表姐你这话说的真有意思。”一个年轻女声插了进来。

    叶榆抬眸望去,看见一个穿着深蓝色碎花旧棉袄的年轻姑娘,扎着两大又黑又长的大辫子,辫尾系着俩红头绳。

    在时下灰、蓝、绿为主的着装颜色,这样的打扮不能说不时髦,放到城里比都不差的,且这个时刻城里可能还不敢这样打扮,怕被红眼病举报到GWH。

    这便是叶榆的表妹,舅舅王传根唯一的女儿王小妹。

    看得出来,王小妹作为这一辈唯一的姑娘,在家里过得不错,下一辈的王二猫也是同辈唯一姑娘,也是一样。

    可能还有王妱娣王来娣都嫁到城里,给家里带来实惠的缘故。

    这让王姥姥王姥爷敏锐意识到姑娘并非完全是泼出去的水,也是有回报的,不说彩礼,当一门普通亲戚来往也是不错的。

    尤其是嫁到县城里的大女儿,当初二女儿王来娣能嫁到燕京也有她的帮忙,为他们家带来不少隐形利益。

    也因如此,王小妹王二猫都是村里少数正在读书的女孩,前者在镇上读初二,这两天正轮到月休回家,后者在红旗大队读小学,每天需要走一个小时来回上学。

    当然,这也需要她们成绩优秀才行。

    这年头读书都有期末考试,也不是义务教育,家里一同读书的几个男孩,除了十岁的王三海和年纪小还没上学的两个娃,包括王小妹胞弟江小虎在内,都已因成绩差而退学。

    可见这读书也不是人人都行。

    第27章 下次一定

    叶榆自觉心态已老, 根据缺啥补啥的民间定理,靠近王小妹这样生命力和她辫子上系的红头绳一样旺盛的年轻姑娘,自己也能被感染一两分活力。

    王小妹年纪也不大, 和叶保国同岁。

    叶榆把她当成王二猫王三海这样的小萝卜头, 况且王小妹本身也是未满十八的未成年, 嘴巴也体了她妈——

    真的很甜。

    “表姐你可真漂亮,皮肤是我见过人里面最白的, 我还闻到你整个人都香香的, 你有抹雪花膏吗?什么牌子的,效果这么好。”

    王小妹不仅是一个擅于聊天的人, 也擅长于从聊天打探消息, 聊天中问了不少问题,但方法又并不惹人烦。

    叶榆有一下没一下地回答,只是答着答着察觉到有一点点不对劲。

    王小妹的问题大多都关于四九城,这不奇怪,许多农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