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230-240(第13/16页)
已经说服了刘元,只能摆出一副为难的样子,甚至邀请刘盈一起去劝慰。
“……也好,也不知姐姐现下哭成什么样了,必是十分伤心的。”
“你我一起去开解开解,或是寻个别的办法把匈奴人糊弄过去,姐姐也不至于如此难受了。”刘盈说着说着,就还想着做点什么。
“那依你看,怎么糊弄?”林清源看出了他有别的想头,只冷眼瞧着问他。
“联姻继续,新娘换人,如何?”刘盈也算是有急智了,竟是想用李代桃僵的法子。
“可那两个匈奴王子都见过嫣儿,就连左大将呼衍氏也是见过的,就在去年的代国边境上。”
“而且嫣儿天生神异,可影响花草树木的生长,这等能力,你觉得找谁来替能瞒得过去?”
林清源都快被他幼稚的想法气笑了,但又不得不压下心中的不满,跟他摆事实,讲道理,说明此举不可行。
“……如此说来,竟是非要嫣儿远嫁不可了吗?!”刘盈咬了咬下唇,显然是极其不情愿的。
“形式如此,我便是再不舍,也无法了。”林清源缓缓的摇了摇头。
“可……”,刘盈还想说点什么,但见林清源这一副悲切万分的模样,又不忍戳他痛处。
且汉匈联姻若是真成了,他纵然会失去让外甥女成为儿媳妇的机会,可也将为此得到和平。
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他都是得利的那一方,那么如今,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
刘盈又眼看林清源悲痛欲绝,仿佛不想再谈下去的模样,他也不欲再过分逼迫,只能转移话题,打算和他一起去看看刘元和小嫣然。
两人结伴到了鸿台,刘元正抱着小嫣然哭,这不是做戏,而是真的,她确实为女儿远嫁而心痛不已。
即便丈夫之前已经为她分析了利弊,可她心里仍是接受不了。
而受她情绪的感染,小嫣然也是一个劲儿的掉眼泪,可还不忘了安慰母亲,自己这是为国出使,是好事,不能哭。
在门外的刘盈和林清源听到这儿,也是既欣慰又心酸,现下母女两个哭成这般,可他们两个大男人竟然无能为力。
林清源也就罢了,到底和他们是一家人,可刘盈就觉得羞愧难当,实在无颜面对姐姐和外甥女,最后竟是也没和她们相见,只轻声嘱咐林清源好生安慰她们,然后便快步离开了这里。
林清源知道,刘盈不止是无颜面对自己的亲人,更是恨自己的无能,无颜面对自己,所以才会如此。
索性现在林清源觉得妻子和女儿也不是很想见刘盈,也就没有阻止,任他匆匆离去。
然而,林清源知道,这件事,还没有尘埃落定,只要刘盈一天没有正式宣布汉匈联姻定下来,那么,自己就必须给他继续施压。
以及拿女儿的婚事做筏子,用来捞功劳,表忠心的叔孙通等人,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林清源咬紧牙关,暗暗提醒自己一定要挺住。
如果自己的家庭要为这场婚事承受十分的伤痛,那么那些背后的推手,必然要承受十二分!
所以林清源就不着痕迹的派人在刘盈耳边频频提起这些人。
而刘盈本来就为汉匈联姻的事分外恼火,又想起现在这一团糟的局面,都是因为之前那个筮者被杀而导致的,自然而然,他就迁怒了涉及到此事的叔孙通等人。
只是碍于现在汉匈联姻之事最为要紧,他还要用他们,且腾不出手来收拾,所以暂时压着火气。
但任谁都知道,怨气和怒火越是压制,那么将来爆发出的力道也就越大,所以林清源并没有对刘盈现在的不处理行为进行发声。
而叔孙通等人还以为自己已经蒙混过关了,不禁渐渐放下了戒心,而专注的和匈奴人交涉着两国联姻的事宜。
他们告诉匈奴使臣,他们的皇帝已经答应了此事,但前提是要求匈奴人将稽粥王子立为王储并由他来履行汉匈两国的婚约。
不仅如此,汉朝这边还提出了举办婚礼时,希望冒顿大单于带着儿子亲自到边境下聘礼,并参加婚礼仪式。
当然,出于礼尚往来,相互尊重的需要,大汉的皇帝也会和皇亲国戚们亲自到边境送嫁。
还有,鉴于汉匈两国都是寰宇内的大国,这场联姻的排场绝不能小,规模要空前盛大,聘礼和嫁妆都要比照迎娶一国之后的身份。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堪称‘苛刻’的条款,比如允许王子和小翁主定期通信,互相了解,还有关于省亲与否……等等问题。
但纵观全部,最主要的就是上面这三条而已。
第一条要求稽粥王子为联姻人选,以及让他和小嫣然互相通信,自然是林清源提的,这也是为了女儿的幸福着想。
自然了,他也不会傻到人家信里写什么就信什么,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未来女婿的品行,他动用了暗线。
林清源要求之前作为他内应的乌孙王子猎骄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描述稽粥王子的衣食住行,待人接物等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给自己。
这样也是以便他能更好的知道女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能教女儿在日后如何与其相处。
至于后面对匈奴的种种刁难,那都是刘盈示意叔孙通他们干的。
说到底,刘盈还是不甘心,不甘心把外甥女嫁给一个匈奴人,所以才会既要冒顿大单于亲自来下聘,又说排场要大,还有其他种种条款了。
但是令刘盈和汉朝大臣都没想到的是,匈奴使团将这些要求传回匈奴王庭之后,冒顿大单于竟然悉数答应了下来。
对方并表示,大汉的皇帝愿意亲自到边境为外甥女送嫁,那他这个做大单于的,自然也该亲自到现场为儿子下聘。
至于婚礼的排面问题,冒顿大单于还特别来信,言说让刘盈放心就是。
如此一来,压力就给到了汉朝这边,毕竟,提出的诸多条款人家都一一接受了,那么这桩婚事看来是再无悬念,刘盈简直憋屈的要死,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经过这一系列的磋商,时间早已过去三个多月,来到了六月初,彼时,汉宫里也有喜事发生,原是窦漪房已经生下了自己的第三个孩子,也是她和刘盈的第二个儿子。
整个皇室乃至朝野上下都觉得这是大喜,不提多子多孙本就是大家看重的好事,再有就是,有了二皇子在,将来也更保险一些。
毕竟,汉朝的医疗水平有限,生下来却养不大的孩子多的是,皇室尤为如此。
可奈何刘盈不肯纳妃,所以众人也只能盼着窦漪房多生几个备选,这样万一太子殿下夭折,还有二皇子在,不至于说后继无人。
而自己第二个儿子的降生,也让刘盈暂时忘记了怒火,一心陪着妻儿,并给孩子取了名字,唤做刘武。
一直到窦漪房出了月子,他们夫妻的感情都很和谐,直到有一天,他们谈论起了汉匈联姻的事。
“听说长公主正在筹备小翁主的嫁妆,今儿要绸子,明儿个要缎子的,忙的不得了,看来她是认了这门婚事了。”
椒房殿里,窦漪房哄睡了小儿子后,便来到内室,陪刘盈坐着闲聊。
“姐姐不认又能如何?如今汉匈联姻已定,朕都无法改变,更何况她了。”刘盈听到这儿,有些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至于说嫣儿的嫁妆,姐姐作为生母,自然是要亲自筹划的,这也没什么啊。”他摇了摇头。
“而且,我还想着给嫣儿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