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百合耽美 > 西汉支教指南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40-150(第9/15页)

话到此处,他顿了顿。

    “除非什么?先生你快说啊。”刘元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除非盈儿的儿子是嫡出,也就是说,必须得有人占住皇后的位子,我们的女儿才会安全。”他在向她暗示着,必须扶持人为后,才能破局。

    “若要皇子是嫡出,又要占住皇后的位子,那我们只能支持漪房了,是吗?”刘元也不傻,很快就想到了独得圣宠的窦夫人。

    “没错。”林清源点了点头。

    “可是太医不是说,她的身子不太适宜生育吗?眼下又才诞下公主不久,若盼着她生皇子,那还得等不少日子吧。”但刘元却提出了质疑。

    “而嫣儿,嫣儿和我弟弟只差十五岁,如果严格按照周礼的成婚年纪,当盈儿三十岁的时候,嫣儿正好及笄。”

    “先生,我怕,我怕母后真的会不顾一切的促成这场错误的婚事。”

    她的焦虑和担忧简直溢于言表,慌乱和恐惧在她脸上蔓延,这不是为了她自己,而完全是出自一个母亲对女儿最真挚的疼爱。

    因为爱着女儿,所以不忍她遭受任何低谷和黑夜,只愿她属于高峰和白日。

    也是因为爱着女儿,所以她几乎没有犹豫,就选择和丈夫站在一起来对抗自己的母后。

    哪怕她清楚的知道,母后的强大,或者说可怕,但为着女儿的未来,她告诉自己,绝对不可以退缩。

    “所以我们才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设法打破僵局,我们一起为嫣儿撑起一片天。”而林清源显然对此很满意,他伸手将妻子揽在怀里,温柔又坚定的说着话。

    “嗯,我们要为嫣儿撑起一片天,一定要!”刘元亦是连连点头。

    涉及到自己的掌上明珠,宝贝女儿,他们没理由不统一战线,即便知道对手难缠,也不会退缩半步,这正是来自父母的支持和爱护。

    第147章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馆陶公主出生以来,刘盈大肆庆祝,朝野上下虽觉得有些铺张,但碍于这是陛下的长女,又是家事,也不便多说什么。

    直到正月二十七那日,有下属郡县奏报传到中央,言说位于西北边疆的羌道和武都道附近发生了地动,进而导致了山体滑坡,百姓受难。

    虽然已经有当地政府官员开始救助,但仍是杯水车薪,来信是希望中央能做出回应,以解困局。

    又有从南方吴国传来的消息,提及南越国似乎有些蠢蠢欲动。

    还有朝臣们提及的要修缮长安城的事宜……

    数不清的国事就像雪片一样朝着未央宫的宣室殿飞来,搞的刘盈不说焦头烂额,那也差不多了,最近他的情绪都肉眼可见的暴躁起来。

    若是春夏之季,还可以出去散散心,奈何这会儿正是冬天,寒风刺骨,冰霜遍地,他可没那个童心去雪地里打滚玩耍。

    既然如此,那就只好继续处理政务了,不过他越看越头疼,深刻觉得需要有人帮自己出谋划策。

    他头一个想到的,自然是林清源,可这一时大雪纷飞的,也不好折腾对方,所以他有点犹豫。

    不过好在这个时候,林清源正好来看他,还带了红梅和食盒来,总算让刘盈的心情好上不少。

    “这外面大雪的天,路也不好走,先生怎么来了?”他上前去接他,脚步都轻快不少。

    “这不是惦记着你吗?你姐姐今天特地做了当归羊肉汤,想着你爱喝,特地让我送来。”

    “出门前,我见鸿台花园里的红梅开的正好,便让人折了几支,一同带来给你。”

    林清源一边说着话,一边把手里的东西递过去,又解下披着的狐裘,顺便递给一旁的侍者。

    “还是姐姐和先生想着朕。”刘盈闻言,心里顿觉暖暖的。

    “行了,你们都下去吧。”随即他挥了挥手,房间里的侍者和宫女行了一礼后,识趣的退下了。

    刘盈邀林清源入坐,等寒暄过了,又用了羊肉汤,又让人收拾了食盒下去,他才算觉得缓过来了,情绪也平稳不少。

    可偶尔还是会皱眉,看向林清源的时候,也是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盈儿,这是又有什么事难住你了?瞧这眉头皱的,都快能夹住筷子了。”

    林清源只一瞬就猜到了什么,但没有贸然开口,而是半是玩笑,半是调侃的说了一句。

    “还不是那些数不清的朝政,我都快要烦死了。”

    没有外人在,他的自称很快就转变成了更亲近的‘我’,而不是更具身份象征的‘朕’,并毫不隐瞒的把今天收到的最棘手的几件拿出来说给他听。

    “羌道和武都道的地动是天灾,南越国的不安分是人祸,开春修筑长安城又是迫在眉睫……”

    “这一桩桩,一件件,说白了,就是两个字,要钱。”

    “先生,你也知道,这些年休养生息,虽说缓过来不少,可哪来这么多钱啊。”刘盈也是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这才叫应了那句老话呢,‘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啊。”林清源闻言,却依旧淡定。

    “先生,你怎么……”,刘盈有些着急了。

    “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了,这几件事,说难办也难办,可说好办吧,也好办。”眼看他有些急了,林清源又赶忙安抚道。

    “那有什么法子?”刘盈迫不及待的询问道。

    “我们先说羌道和武都道的事”,林清源说着,便起身拉着他走到了有地图的那面墙前。

    “这两个区域位于我大汉的西北边疆,与匈奴和西羌接壤,地形也较为复杂,地动又事关重大,想来情况不会有假。”

    “我们也必须派人去救助,并重修被毁的营寨和堡垒,以防外敌入侵。”

    “但同时,我们不能资助太多钱财,一来确实中央缺钱,二来,直接给钱倒不如调拨粮食物资送去来的实在。”

    “然后再派中央特使监督,和各种物资一同前去,有特使的震慑,想来也无人敢明目张胆的贪污,以求能救助更多的灾民,并快速恢复生产。”

    林清源手指点在地图上,其位置相当于现代的甘肃区域,有理有据的给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说的很好,那物资从哪来呢?”刘盈提出了关键问题,“从中央运吗?”

    “那成本多高啊,你从长安运一担粮食过去,路上至少消耗五担,不上算啊。”

    “依我看,赵国和代国都靠近这两个地方,不然就下一道命令,要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吧。”林清源拍了拍他的肩膀,一本正经的给他出主意。

    “先生,你说赵国离得近,这我没的说,可代国,说真的,有点牵强吧。”

    刘盈看了一眼地图的方位,有些委婉的提醒他,代国的位置在东北,而受灾的区域在西北,这太扯了吧。

    “赵国现在还没主君,你这个皇帝就是最大的头头,你下命令,赵国不会反抗,也不敢反抗。”

    “但代国不同,听闻代王不仅扩建了驯马场,还在市场上高价购买良马,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林清源告知他一个消息后,又把问题抛了回去。

    “大概是为了……防备匈奴吧。”刘盈看了一眼与匈奴接壤的代国,有些迟疑道。

    “先生,我这个四弟自小就敦厚老实,他应该不至于有不臣之心的。”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以加强自己推测的可信度。

    “那你这是愿意把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