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西汉支教指南》110-120(第9/14页)
掺杂了别的什么,那还能叫纯粹的感情吗?”
窦漪房仍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甚至还拎出了林清源的话来堵他。
“林先生说的话,我并不反对,因为年少绮梦,对未来的伴侣有着憧憬和幻想,大概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阶段。”窦长君依旧冷静。
“但是你不要忘了,现实和梦想是有差距的,甚至是大不一样的,你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他还在试图规劝她。
“正是因为有差距,有不圆满,所以才要弥补啊,我冷眼看着,先生他根本就没有多爱公主,这场婚事更多的是政治联姻,他并不是打心底欢喜。”
窦漪房却皱紧眉头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和理由,并依旧坚持自己的想法。
“那又如何呢?就算这场婚事林先生是不愿意的,可如今木已成舟,也没他反悔的份儿啊。”
“退一万步,即便真的需要弥补,那也是公主和陛下,乃至太后娘娘去弥补,怎么也轮不到你啊。”
“妹妹,你醒醒吧,你和林先生没可能的。”
她冥顽不灵,窦长君狠了狠心,直接说透了其中的关窍,试图让她知难而退。
“怎么没可能?先生他待我可好了,他自己都说,有时候,和我在一起,比和别人在一起轻松多了。”窦漪房却立刻反驳道。
“他待你好,那是因为他人好,他待谁都好!”
“不信你去问问,你去看看,哪个伺候过林先生的人不说他是个心眼好,又实在的主家?”
“人人都知道分寸,怎么到你这儿,就偏要僭越呢?”窦长君简直恨铁不成钢了。
“我这不是僭越,我是追求自由,遵从我自己的心意罢了,我没错!”窦漪房不服气,继续跟他杠。
“好,就算你没错,林先生他也对你有意,可那又如何呢?你以为这样,就能顺顺利利,欢欢喜喜的嫁给他了吗?”
“你难道忘了,林先生不仅是太傅,还是驸马吗?”
“你在公主身边伺候这么久,得了诸多恩惠,最后却背刺了公主,她的颜面何在?她又岂能容忍?”
“便是公主肯容你,太后娘娘又如何会放过你?!”
“你们的事,若是真成了,可能你觉得这是佳话,但对于卷入其中,被波及其他人来说,这就是丑闻,而且是绝不能容忍的丑闻!”
“你知道届时会掀起多少风言风语吗?到时候不提你的下场,只说我们窦家,也都全完了,你知道吗?!”窦长君疾言厉色的训斥道。
“……我相信先生,他会保护我们的。”窦漪房有一瞬的动摇,但很快她心里对林清源的渴望,就压倒了对危险的感知。
“大不了,大不了最后,我和他一起死就是了!”
她这话明显带着赌气的成分,但也惹得窦长君彻底恼了!
“糊涂东西!”
他不仅生气,还当下就给了她一个耳光!
“啪”的一声脆响,也让两人的谈话顿时陷入了沉默。
“哥哥,你打我?”窦漪房捂着脸,好一会儿都缓不过来,等转头看他时,她那眼神里,还满是不敢相信。
“我不止打你,我还要接着骂你!”
“你真以为你咬着牙,豁出去就行了吗?真要这样简单就好了!”
“我告诉你,林先生,他不止是驸马,他更是陛下和太后娘娘不惜瞒着先帝,甚至嫁了公主也要笼络住的贤才!”
“你若真引的他跟你殉情,你觉得,到时候得流多少血,才能平息陛下和太后娘娘的怒火?”
“还有我们大汉的未来,这千千万万老百姓的指望,你如何填补的了?又怎么承担的起这个责任?!”
窦长君知道林清源做的种种事,尤其是最近的科举制的推行,他敏感的察觉到,这将是让一个寒门子弟得以出头,并会对未来汉朝产生巨大影响的改革。
他太明白底层的苦了,所以不忍绝了大家上进的路,可要是没了林清源,恐怕这一切都会化为泡影,别说那无限的可能了,只眼下这关都要过不去了。
还有更关键的,“妹妹,你听着,你是当局者迷,我却是旁观者清,林先生他,对你根本无意,即便有些特殊,那也只不过是他对家人的亲近。”
“你知道吗?陛下他……”,窦长君刚想跟她说小刘盈似乎对她有意,可窦漪房听到前半句就受不了!
“我不信!你骗我!我一定要问个清楚,不等他亲口拒绝,我不会死心的!”
她撂下一句狠话,捂着脸就跑走了。
“妹妹!妹妹!”
窦长君怕她出事,连忙追了过去,两人争执起来,最后实在无法,他只得打晕了她,将人带回了马车里,这才安全回了宫。
第117章
他们效忠的,到底是本学派,还是陛下和国家呢?
上巳节当日,林清源并未出行,而是在宫里进行这次科考的最后一步,也就是分列名次。
此次科考,总共录取一百名,取十全十美的意头。
后面的好排,不用他动手,各学派巨头在阅卷的时候,都已经分出了高下,这样一来,需要他操心的就是前面的了。
尤其是头名是谁,争议很大。
毕竟,各学派巨头都想让自己学派的人独占鳌头。
尤其是他们提出的人选在这次科考中的分数还相差无几,才华不分上下的时候,这头名给谁,那就更难抉择了。
好在他不是一个人,张良也正在看那几个学子的试卷,待到对方看过之后,林清源便看向他询问。
“留侯,你觉得谁能担当此次科考的头名呢?”
“不好说啊,不好说。”张良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摇了摇头后,将两套试卷按科目分别陈列于案台上。
“以我的眼光来看,此次科考,这二人为其中最佳,他们的水平相差无几,单看成绩的话,我也不好决断到底谁为第一。”张良示意他来看这两套卷子。
林清源一一看过后,也觉得他所言甚是,这两人的总分基本一致,这还真是很难抉择到底谁在前,谁在后。
“那除了成绩之外,留侯觉得,此次科考的头名,还需要拥有什么必须的品质或辅助吗?”好在他很快盖到了张良的言外之意,直接递了个梯子过去。
“我还以为你想不到这点呢,”张良闻言笑了笑。
“这次科考虽说是唯才是举,但到底也是头一次实行,我们选出的人员若不能在方方面面都服众,那么就是成了也是失败的。”他语重心长道。
“留侯说的是,那你看这……”,林清源虚心受教,并向他问询。
“既然成绩相差无几,那我们就来说说其他方面吧。”张良也不忸怩,直接要他过来看第一套试卷。
“这是颜产的试卷,从他的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是儒家忠实的拥趸,其实这也正常,此人乃是颜回的第九世孙。”
“而颜回,正是当初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门徒,且被誉为儒家七十二大贤之首,他的后人,自然当仁不让是儒家学派的佼佼者。”
“他能入选,简直再正常不过,其学识能力,也确实出色,叔大人也曾向我多次言说这个后辈的言行举止,可见是极为得他看重的人才了。”
张良详细解说了一下这头一个试卷主人的来历和加分项。
“所以,留侯是属意这个颜产为头名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