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黎筝扶苏

150-16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黎筝扶苏》150-160(第6/13页)

落定了!”

    黎筝双腿一夹马腹,催赶着赤心跑得越发快了起来,她的头发和披风都被吹佛得不断向后飘扬,手中持着一根燃烧着的火把,却也只能照亮自己周边的少许路段,看着黑沉沉的像是要吞噬所有来者,如同巨兽之口的前路,黎筝狠狠皱了一下眉:“来不及了?”

    按照黎筝的想法,这一回,她赶不过去也得赶!

    哪怕肥下之战仅留给她一个最后的尾声呢?

    也还是能救多少人便救多少人!

    “宿主大人,赶去赵国肥下还不知要多久时间,但是,如果我们赶去宜安的话,或许还能赶上李牧袭击营地的时候!”

    黎筝深深吸了一口气,手上使劲儿一勒赤心的缰绳,驭着马儿转身道:“全军转向!我们改道去宜安!”

    第155章

    青石砖瓦, 朱红长柱,高高翘起的飞檐和站立于上的威武走兽,秦国章台宫的精美与威严, 让所有领过其风采的人都忍不住驻足长立,想要静下心来,好生欣赏。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停下步子细细体会身边美景建筑的余裕。

    秦始皇所处的高台大殿里,一个脚步飞快的隐宫手中持着刚从信鸽脚掌解下的信封, 大步跑进了殿内。

    “王上!王上!宜安那边来信了!”

    说是宜安, 却又并非是桓齮所率领的部队寄回来的信,而是被困在了半路,直到目前都还未抵达宜安的精锐部队所发的信件。

    如果当初出发时, 这支部队老老实实顺着桓齮率领的三十万将士的后勤部队所留下的路线走,纵使所需的时间长上一些,到了如今,也该到达目的地了。

    可为了缩短前行时间, 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战场,嬴政派去的这支精锐部队特意抄了小道,从各种荒山野岭的小径择路。

    他们有山翻山,遇河直渡,走的是两点之间一条直线, 可半途又因人生地不熟的关系,在深山中迷了路。

    如今时间马上就要到“蜃楼仙人”所预言过的“赵国李牧坑杀三十万将士”的时间点了,这支精锐部队还是没有抵达位于宜安的前线!

    嬴政肃着一张冷脸,手从宽大的袖袍中伸出接过那轻薄的纸张,抖动着轻轻一展, 目光快速地从上头划过。

    看清上头足以将人气得火冒三丈的内容,他抬了手, “砰”得一声,就将一个青铜杯重重地扫落在地上。

    “他们究竟在做什么!都已经什么时候了,居然还没赶到宜安?”

    据信上所述,精锐部队被困在一座深山老林中,让原本的路程硬生生又多耗进去好些天,尽管如今已重回正轨,但要赶到前线战场的话,可能····只来得及给战友们打扫一下战场了。

    可以说这一延误,直接延误了三十万将士的性命!

    为了挽救预言中会死亡的三十万将士,嬴政特意派了这支精锐部队,给了他们最好的马匹、粮草和装备,要的就是他们带着最新的情报和命令,改变“蜃楼仙人”的预言。

    他对他们抱以了最大的期望,可是他们都做了什么?

    看着寥寥几字的信件,君王气得捂住胸口,整个人都在摇晃,勃然大怒都不足以说明他的心情。

    精锐部队人快要到前线了,结果居然在赵国的某个山林里迷路了?

    三十万将士们的性命,就栽在这“迷路”两个字上了。

    再说说率领大军的桓齮那边,精锐部队眼看自己被陌生的森林和山谷所耽误,无法按照嬴政要求的指定时间抵达宜安,便又同样将所有的期望都给予了携着嬴政亲笔书信的信鸽。

    这生了双翅膀,能从天路行走的信鸽半点不受陆地森林山谷的影响,来去自如的将信件送到了桓齮的手中。

    但新的问题又诞生了。

    才刚赢下九场战役的桓齮此刻正是最为意气风发,对自己信心十足的时候,如何能够接受旁人越过自己,对他亲自战出来的局面指手画脚?

    在他的眼里,嬴政就是位鲜少上战场打仗,并且还在信中格外语焉不详的君王。

    想他身在战场,要打赢一场战役是多么的不容易,这瞬息万变的局势,每一刻,都与之前截然不同,君王的命令从遥远的咸阳传到赵国宜安战场,又过了多长时间?

    等到信鸽将指令送来,这对策也早已成了过时的,不适宜运用的东西了。

    听从命令是不会听从命令的,在他的心里,反正只要在最后能将胜利带回给君王,那么论功行赏,赏罚分明的嬴政自然也不会对他这个秦国的大功臣有什么意见。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既然君王让他带领这支军队打仗,那行兵作战之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战略计谋当然也应该由他来决定,否则的话,还不如换个人来指挥呢。

    一把烧了传递过来的信件,又吃了飞来传信的鸽子,桓齮只当自己从来没有看见过君王不允许他离开宜安,前往其他地方作战的命令。

    在精锐部队这边上报给嬴政的信件内,写的就是桓齮将军没有任何回应,并不曾遵照君王所下的指令行事。

    嬴政尚且来不及发作,就听另一声呼唤伴着极快的脚步声到了耳边。

    “王上!王上!桓齮将军他,桓齮将军他前往肥下了!”

    一旦没有将桓齮拦在宜安,接下来的事情就会如同于预言里的那样一发不可收拾!

    心中“咯噔”一声,胸膛急剧起伏,嬴政低垂着头,感到眼前一阵晕眩。

    事情终究是走向了众人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赵高走过来扶住了他的身体,转头向着殿堂外头大喊:“奉常(太医)!快宣奉常!”

    嬴政被众人拥簇着坐了下来,瓷白的手指抵着太阳穴一阵揉动。

    桓齮的决策仍旧跟预言中所做的一模一样,还是前往了肥下,而在这之后···三十万大军·····

    这是今天听到的最糟糕的事情了。

    如此多的兵力的损失,实在是让这位君王感到难以接受。

    大殿外,诺大的章台宫中几道身影匆忙地赶来,少年人修长的腿频繁的更替,将漫长的宫中道路缩短成脚下几个跨步的距离。

    一只温暖的手越过众人,握住了嬴政,给予他包含力量的支撑。

    嬴政抿着唇,脸上的表情是说不出的烦闷,他抬起头:“奉常来了?”

    入眼的却并非宫中的那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而是个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得越发俊美的少年。

    同样穿着玄黑衣袍,身量日益变高,骨架子也逐渐变宽的少年人轻皱着眉眼,视线落在了嬴政的脸上,口中唤了一声“父王”。

    “原是你来了,”嬴政想要站起,示意自己的身体无恙,“不必担心,寡人无事。”

    只要足够坚强,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噩耗,人总是能够挺过来的,但扶苏并不想看着自己的父亲强装出波澜不惊的样子。

    而给予安慰,传递力量则是他最应该做的事。

    将总是为江山事物所辛劳疲惫的君王按到椅子上,扶苏又唤了第二声“父王”,他抓着嬴政的手,说出了一天中最好的消息,“阿黎她离开了王翦将军的军营,带着蒙恬将军的儿子,蒙野所在的部队连夜赶往了宜安。”

    这算是一个好消息吗?

    可能在如此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算是一个好消息了。

    原本有气无力地即将接受秦国马上就要损失三十万军队的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