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疯蛇的陷阱》30-40(第5/23页)
没办法,只能尽量忍让,平安度过这一年就好。于是,她装作无事发生,按照身高排在了队伍第三名。
席子佑站在队伍的第一个。她的身高目测在一米八左右,若不入军队,打篮球怕会很合适。
晨练不允许穿厚衣服,鄂木斯克清晨的寒风让军官们冻得直哆嗦,可谁也不敢放弃直挺挺的军姿。
西伯利亚的六月。
魔鬼之地的六月。
一声哨响过后,一个女教官向她们走来。红发蓝眼,皮肤苍白得像纸,典型的凯尔特人长相。
而在看到那张脸的时候,卢箫的心跳漏了半拍。训练不允许带刀,但那一刻,日内瓦精制刀具的触感却停留在了胸膛。
上天的眷顾,命运的巧合。大家都知道,鹰眼军校的教官是轮换制,天南地北的校级军官都有概率上任;但在茫茫人海中能精准遇见,实在过于偶然了。
灰色的眼睛与蓝色的眼睛对视的那一刹,时间都停滞了。
内心一阵暖流划过。
卢箫忘记了这次进修役遇到了一切不愉快。
“你们好!我是接下来一年,你们八连的教官,伊温·坎贝尔。叫我伊温教官就行。”她的军服上是两条横杠和一颗星,是少校军衔。若不是肩章证明,谁也不会相信这样一位漂亮温婉、约三十五六岁的女士竟已是少校。
“教官好!”八连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吼出回应。
伊温教官冲上尉们和蔼笑笑:“冻坏了吧?我们先晨跑,跑热了再认识一下。今天第一天,也不为难你们。一万米,在一个小时内跑完,我掐表。跑步,走——”
用最温柔的语气,下最狠的命令。
大家,尤其是文职军官,内心哀怨却无法反抗。在世州军队必须一声不吭地绝对服从。
卢箫倒没什么意见。万米晨跑是进修役的常规操作,只不过军衔不同频率不同。她一直对自己够狠,更何况是在经历了那场内战之后。
跑起来,寒风像一把把利刃,刮得脸生疼。四肢被保暖裤束缚,有些麻木地摆动。
她尽力奔跑在橙色的橡胶跑道上,好让自己暖和起来。
一千米过后,肺在痛苦地灼烧;三千米过后,灼烧感渐渐消退。
不知不觉中,卢箫已经跑在最前面,甚至甩出第二名几十米。这只是一次晨跑,她并没想竞争什么,只是以前在中央军队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帮助了她。
再一次转弯后,余光中出现了席子佑高大的身影。虽然气喘吁吁,但她凶狠的表情仍然不减,甚至比平常还要吓人。
这人好像很不爽,但她并没有心思理会,或许只是咬牙坚持的时候不便表情管理吧。一万米还有一半,专心跑步才是要紧事。
跑着跑着,太阳从高墙上升起,带来晨光熹微。
跑着跑着,风变得温柔,阳光下的操场散出温柔的绿色。
像风一样自由。
卢箫抬高腿,闭上眼睛,短短的头发在风中一甩一甩。累,但是快乐。或许旁人很难理解这种心境,但对于她来说确实如此。独行在风中时,干什么都是轻松的,干什么都是甜的,即便是魔鬼般的一万米。
24圈。还有1圈。
绿茵场边等待的伊温教官看了一眼秒表,然后露出微笑。那笑容很有感染力,减轻了卢箫肌肉的痛苦。
天亮了。
训练场一片光明,就像奔跑着的军人们。
“42分35秒。”卢箫率先冲过白线时,伊温教官报出了时间。
卢箫渐渐减速,然后在跑道尽头变成走路,走回田径场。心肺的负荷渐渐爆炸,寒冷之中四肢僵硬,她大口大口喘着气。
见下一名还离得很远,伊温欢快地小跑到她面前,悄声称赞道:“不愧是我们卢小箫同学,体能真不错。”
“谢谢。”卢箫立正一瞬。
伊温被这种乖而严肃的语气逗笑了。本就高瘦的卢箫剪短发后活脱脱一个清秀少年,和说话的语气很有反差感。
“怎么剪了头发?是不是什么奇怪的属性觉醒了?”
“因为短发便于打理。”卢箫耐心解释。
听到这话,伊温教官甜甜一笑。深深眼窝中,那大海一样的蔚眼睛眯成月牙。她想起了两年前第一次遇到这位小可爱的时候,也是这样,说什么都当真。
她很想再说几句话,但跑道上其他人已临近终点,便只得走开了。
卢箫的心跳终于恢复了些,停到跑道边为同窗们加油。
不久后,席子佑也冲过了终点。气喘吁吁,脸红得吓人。
无意间对视时,卢箫感觉很不舒服。她说不上那样的眼神的涵义,但着实是不想再对视了。
晨跑后,女上尉们稍作拉伸,立刻站好队。
太阳已经升起,鄂木斯克的寒冷不再难以忍受。湛蓝天空中,轻纱似的白云乘鱼肚白的光束移向远方。
汗水和喘气声浸湿露天训练场的空气。
伊温教官拍拍手,兴致高涨:“大家都很棒,这么冷的天,最慢的都一个小时跑完了!哼哼,谁都不用罚跑啦。年轻小丫头的体力就是不一样,一个晨跑都能跑这么快。是吧,小卢上尉?”
这位过分活泼的教官实在不像个人到中年的少校。但相比起总瞪眼的更年期大妈,拥有这样活泼幽默的教官也未尝不是件幸事。
卢箫不好意思笑笑,低头以示谦虚。
“身体素质稍有落后的同学也别气馁,离最终考核还有一年呢,慢慢来。人到一定岁数后,身体素质确实会下降。看看,今天跑在前面的不都是小朋友嘛?席子佑也是啊,她才25岁。”说罢,她冲队伍打头的席子佑眨眨眼。“剩下的同学我还不认识,一个一个做自我介绍,也让大家都认识认识。天太冷,怕你们着凉,边跳边说也行哦。”
响亮的声音回荡在操场。有口音差异,但都中气十足。
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身份各异。有地方的,有中央直属的;有文职,有武职,也有技术职。属实多样。武装部财务参谋,保密所研究院,空军指挥官,西边支局的警司,甚至还有东亚文化中心的部长。
内心涌上一股莫名的暖流。人生竟然有这么多可能性,而且无论沿着哪条道路,都能沐浴在最蓬勃的阳光下。
只是。
虽然都在阳光下,有的人却会被自己的影子遮住。
人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仅仅过了半天,八连的所有人就好像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形成了一个个小团体。
少尉们尚年轻,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三十而立的上尉们就不一样了,活生生让军校进修役成了微型官场。
人人都是行走的招牌,人人都被分成三六九等。
尤其在朋友的选择上,甚至还形成了一条特定鄙视链。中央鄙视地方,技术职鄙视武职,武职鄙视文职。
世故之人口中“最没技术含量混饭吃的”,便是被明目张胆内涵的地方文职军官。
无论席子佑人本身如何,她永远是人际关系中最吃香的。随便往哪儿一站,就有人围过来巴结她。
中央直属的技术武职,军二代,成绩好;大概率是未来的大将甚至元帅。
理论课结束后,千在熙就和席子佑那帮人主动混熟了。高技术含量的军医够格。
卢箫坐在教室靠窗的角落,翻看新发的课本,万分享受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