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260-2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260-270(第3/26页)

庆府好歹是西夏的都城,怎麽只剩下这麽点儿人口?”

    “这五万还是半数嵬名成遇从灵州带过来的。”狄青叹了口气,“西夏朝廷中搜罗出来的文书上记载的兴庆府人口有三十六万人,但是梁太後走的时候带走一部分,小皇帝死後能逃的也都逃出去了,嵬名成遇拿到的兴庆府已经没有多少百姓,洪水一来又冲走不少人,然後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西夏兵民一体,一户就是一帐,每家有两丁则以其中强壮者为正兵另一丁为负赡,也就是一个上战场一个是後勤杂役,危急情况下老幼乃至妇女也要编入军中。

    梁太後带走的京师宿卫军都是兴庆府的壮丁,家中壮丁离开其他人自然也会跟着,只梁太後就带走了兴庆府大半人口,後面出逃的那些就更不用说了。

    嗯,也有兴庆府本身人口就不多的缘故。

    梁太後和梁乙埋已经放弃怀州转移到贺兰山另一边,种谔和折继世率军追击,过几天他们这边也会派兵过去,只抓嵬名氏皇族还不够,抓住梁太後和她培养出来的梁氏族人同样是大功。

    西夏地广人稀,梁氏带走的那些人口必须留下。

    “贺兰山西边不远就是沙漠,那边也没有像样的城池能容纳数十万人,除非他们北上白马强镇监军司,或者去凉州。”苏景殊忽然想起来开战前梁乙埋正在凉州修筑堡寨,于是擡头问道,“元帅,梁氏会不会占据河西韬光养晦准备卷土重来?”

    贺兰山西边的沙漠养不起数十万人口,河西走廊可以啊。

    他们从贺兰山西边南下绕过沙漠,只要能抵达凉州,以他们手里的兵马抵抗个几年不成问题。

    狄青耸耸肩,“希望他们能顺利绕过沙漠,能顺利从西寿保泰监军司路过,抵达凉州的时候城墙上插着的也不是大宋的军旗。”

    从兴庆府去凉州路上没那麽多障碍,但是现在两国正在打仗,西夏内部的大部落也各自为政,如今的西夏已经不是梁氏可以肆意通行的西夏。

    梁乙埋在凉州留了不少兵力防止大宋从西路进攻,然而当断绝了後勤的是党项人时,凉州城就是一座任人宰割的孤城。

    王韶和李宪在熙河又没闲着,青唐吐蕃一时半会儿打不下来,打个没有後援的凉州却不费力气。

    苏景殊:……

    那没事了。

    他都能想到的事情元帅肯定也能想到,各条路都堵死,梁氏插翅难逃。

    得嘞,战事交给专业人士,他只管民政。

    “元帅,小皇帝的屍身找到了吗?”

    “找到了,就在皇宫里。”提到那倒霉的小皇帝狄青下意识皱起眉头,然後开始骂那些嵬名氏皇亲,“番邦蛮夷不沐圣人教化,小皇帝再怎麽没有实权也是皇帝,他们将人杀害後甚至没有收敛屍身。”

    小皇帝即便不是皇帝也是他们自家後辈,死者为大,争权夺利的时候就不能把表面功夫做齐全吗?

    啧,果然不堪教化。

    夏日天热屍身本就保存不长,幸好皇宫地势高没被洪水波及到,要是再让洪水给泡泡怕是连成型的人都找不出来。

    这倒霉孩子,希望下辈子别托生在蛮夷部落里了。

    苏景殊听的直摇头,“不像话,真是不像话。”

    狄元帅骂骂咧咧,也不知道到底在气什麽,反正就是越骂越气,“你问这个干什麽?小皇帝的屍身有用?”

    “有用。”苏景殊郑重其事,“过些天召集城里百姓,为小皇帝选好陵寝给他风光大葬。”

    小皇帝活着他们或许还要发愁怎麽安置,死了的小皇帝不用纠结,极尽哀荣怎麽风光怎麽来。

    番邦部落推崇贵族血统,小皇帝好歹是西夏的皇帝,西夏人不管他的身後事大宋来管。

    大宋对西夏的小皇帝如此尽心尽力,将心比心,之後张贴告示声明大宋收复失地接手三十年来为西夏所占领的城池土地时各部落百姓也不能太不给他们面子。

    都是交税纳粮,跟着谁混不是混,凑活着过吧。

    第262章

    *

    游牧部落逐水草而居,比起土地更看重血缘,对大贵族的後代尤其尊崇。

    小皇帝死于非命,亲族弃他于不顾,大宋却挺身而出为他风光大葬,不管怎麽说都能在西夏百姓面前刷一波好感度。

    论迹不论心,百姓不管大宋这麽做是为了什麽,他们只信他们看到的。

    百姓尊崇大贵族的前提是大贵族能带领他们过上好日子,如今党项各族内乱谁都顾不上谁,百姓不都是愣头青,再怎麽尊崇也要以保住自家性命为先。

    大宋对为灭夏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不会吝啬,官家亲自下诏书将小皇帝以前没得到的册封补上还加了追封,反正死都死了,封侯封王都是一句话的事儿。

    称帝不行,大宋就一直没承认过西夏李氏的帝位。

    李德明、李元昊父子被封过夏国王、西夏王、西平王,那也都是他们先向大宋进呈表章纳贡换来的。

    礼仪之邦要面子,册封最多到“西夏国主”这一步,追封自然也不会越过惯例。

    但是好听话可以多说几句。

    皇帝身边多的是文采卓然之人,即便西夏的小皇帝直到被杀都是个傀儡也不耽误他们把小皇帝夸上天。

    还是那句话,追封表功都是给活人看的,小皇帝只是个工具人。

    嘶,这麽一想更惨了。

    苏景殊搓搓胳膊,将良心捡起来温存了一会儿,很快又变成了那个莫得良心的小小苏大人。

    西夏小皇帝惨不惨和他没关系,他只负责用好这个工具人。

    不对,现在不能再叫他小皇帝,要尊称为已故兴庆王。

    陵寝的选址不能随便选,兴庆府刚被大水冲过,哪边好哪边不好一眼就能看出来,其父祖李元昊李谅祚的陵寝选址都不太好,大水一来就给淹了,他们得给小皇帝选个不被风雨侵扰的地方。

    风水方面他不擅长,不过京兆府有专业人士在,他不和专业人士抢活儿。

    军营离兴庆府有一段距离,他们安营紮寨的时候水势正大,水退之後怕城里有瘟疫也没挪地方。

    这年头遇上瘟疫就是九死一生,宁肯来回多奔波也不能冒这个险。

    府城全盛时期人口都不到四十万,这些日子走的走逃的逃,大军入城後很容易就把城里所有人口集中到城外安置。

    或许还有些胆小藏的深的一直不敢露头,但是这种情况下也不能强求,能保证大部分百姓活着就是胜利。

    至于那些想逃却没逃掉的嵬名氏成员,抓齐全了直接打包押往京城,之後是戴罪立功还是直接砍让官家和朝臣商量,反正第一轮军功是到手了。

    城里避难的百姓一时半会儿找不齐全,嵬名氏皇族那是一抓一个准儿。

    所有人都是一个想法:老子都被抓了你小子凭什麽在外头逍遥?

    家族成员关系不好就是这样,只要抓到一个,顺藤摸瓜就能把城里所有嵬名氏成员都摸出来。

    抓完城里的还有城外的,早先那些被排挤或者合不来愤而离开兴庆府的嵬名氏成员也躲不过去,有同族的叔伯兄弟带路他们想躲都躲不了。

    除非愿意放弃家産部衆孤身出逃。

    但是嵬名氏当了那麽多年的皇族,近枝族亲都占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便宜个个牛羊成群别院遍地,谁都舍不得放弃那麽多家産去过朝不保夕的逃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