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200-2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200-210(第22/28页)

就当花钱买教训吧。”

    所以说和人相处时感觉不舒服就及时止损,非强迫自己继续相处下去迟早爆大雷。

    周勤眯了眯眼睛,马上就是午饭时间,他现在回客店还来得及将糟心事儿全部处理掉。

    王雱不太放心,“怎麽处理?”

    别那家夥一哭一闹一服软俩人又和好如初了。

    周勤冷笑一声,“子安说的对,房钱就当是买教训,教训买完了自然要重新算账。”

    先去掌柜的那边把房间退掉,然後找俩人把那家夥连人带行李扔到大街上自生自灭。

    事已至此,他也算仁至义尽了。

    王雱嘶了一声,“头一次听说仁至义尽是这麽用的。”

    放榜时所有考生都在场,後面还去了那麽多衙门的官,那个周勤的名声已经臭了,属于是谁都能啐他一脸的程度,这时候直接把他扔大街上怕是要更热闹。

    庞衙内挥挥拳头,“只是扔大街上算什麽,要是被陷害的是我,我能带二十个护院把他浑身骨头都打断。”

    首先,他知道他考不上;其次,他知道他考不上;最後,他知道他考不上。

    好的,继续。

    如果金榜题名的是他,这时候他的结义兄弟忽然跑过来揪着他说他的成绩是作弊得来的,帮他作弊的还是和他关系非常好的同窗,别说是结义兄弟,就是亲兄弟都得恩断义绝顺便见血。

    凭什麽说他作弊?自己考不上别人就都是作弊?哪儿来那大的脸?

    春闱舞弊是什麽罪名读书人最清楚,稍有不慎就是掉脑袋,还结义兄弟呢,人家路人也不会因为嫉妒就把人往死路上推。

    污蔑他就污蔑他,连带着污蔑他朋友算什麽?祸不及家人朋友的道理不懂吗?

    还俩人都主治《春秋》所以考前一定暗通款曲,去他奶奶个腿!

    天底下主治《春秋》的考生那麽多,凭什麽他们子安要被这麽污蔑?就因为人家是上一届的状元?

    羡慕吧?嫉妒吧?眼珠子都红的滴血了是吧?

    再嫉妒也没用,任他怎麽胡搅蛮缠都挡不住他们子安是三元及第,也挡不住他们周勤兄是凭真本事金榜题名。

    说什麽都没用,揍他!

    赵清摁住张牙舞爪的庞昱,顺便补了一句,“虽然这家夥骂的有点狠,但是不得不说他骂的很对,如果事情真的发生在我们身上我能再加二十个护院一起揍。”

    太子殿下默默开口,“我再随二十个。”

    王雱眨眨眼睛,“那我还用随吗?”

    二十二十再二十,六十个身高体壮的护卫揍一个读书人,应该不用再加二十了吧?

    苏景殊叹了口气,“几位,杀人犯法。”

    庞衙内挣紮着探头,“所以我只是想,没有真的派人去大街上守着。”

    赵清附和,“我也是。”

    赵顼点头,“只是想想。”

    他们都是遵纪守法的好权贵,绝对不干违法乱纪的事情。

    真正的权贵就要以身作则,父祖辈给他们打下来的基业不是让他们欺负人,而是让他们有底气不用受别人的欺负。

    可惜像他们这样的好权贵太少了。

    王雱听着旁边仨人的感慨,再次搬起板凳挪远了点。

    时间不早了,除了周勤急着割袍断义匆匆离开,其他几个都准备吃个午饭再走。

    外面的饭菜很好吃,苏家的饭菜更好吃,来了不蹭饭是王八蛋,皇亲国戚看到好吃的一样走不动。

    太子殿下赵世子庞衙内王小雱再加上他们的随从,苏景殊算了一下,今天这一顿估计能吃掉他们家三天的存粮。

    厨房做饭需要时间,王小雱送走周勤後开始询问殿试的情况,太子殿下不用开口,不参加科举考试的赵世子和庞衙内也不用开口,他们家景哥自己说就行。

    苏景殊想了想,回道,“注意一下不要被人陷害就行,防不住也没关系,有问题当场提出来,千万别拖延,一拖延主动权就没了。”

    殿试之前所有考生会到太学学规矩,具体情况不用他来说,以他参加殿试的经历来说,唯一的忠告就是只要问心无愧那麽遇到什麽事情都别怂。

    王雱小鸡啄米般点头,然後说道,“有两个周勤的事情在前面,今年殿试应该不会再出现污蔑人的事情。”

    苏景殊想想也是,不会再出现污蔑人的事情那就没什麽需要注意的了,只要别太嚣张应该不会有什麽大问题。

    几个人坐在花厅等饭菜,饭菜没上来先等来了白玉堂和展昭。

    最近有大臣上奏说民间的治安问题越来越严重,希望朝廷加强治安管理,最好按照旧时的团保制度来管理地方,免得不是这儿出现偷盗就是那儿出现抢劫。

    奏疏呈到御前,然後又出现在朝会讨论,开封府和六扇门的官员听到这麽个奏疏後都沉默了。

    不好意思,他们两个衙门管的就是京城治安。

    自从六扇门成立,没有自持武力的江湖人添乱京城的不法事件越来也越少,治安问题怎麽会越来越严重?

    开封府翻翻他们的卷宗,确定连家长里短的争执都是越来越少,六扇门翻翻他们的卷宗,他们都不用翻,看数量也能看出来闹事儿的人越来越少。

    民间的治安问题要是越来越严重他们开封府和六扇门应该是最先察觉到的,他们这边的反馈是治安越来越好,说治安越来越差的拿出证据来。

    最後证据拿出来了,说的是京城之外的治安越来越差。

    开封府只管京城,六扇门要管的却是天下所有江湖人,而能造成治安问题的要麽是地主豪强要麽是江湖混混,还有就是百姓活不下去落草为寇。

    百姓落草为寇是地方官府的责任,江湖混混闹事则归六扇门管,地方治安越来越差怎麽看都像有他们六扇门的责任。

    上奏的那人什麽意思?准备推动一路一六扇门分门还是一州一六扇门分门?实在不行的话一县一六扇门分门?

    白五爷不太确定,又很想知道外面的治安到底差成什麽样能让大臣特意弹劾,于是拉着展昭去朝中讨论声音最大的地方转了一圈。

    也不远,就在河北路。

    两个人凑巧都不在衙门,今天中午回来听到城里发生那麽大的事情都遗憾不已,早知道有热闹要看他们就快点回来了。

    不过现在过来问也不迟。

    白五爷熟门熟路找过来,什麽情况什麽情况?殿试的时候被污蔑也就算了,怎麽没参加春闱还能被污蔑呢?

    正在等饭菜的几个人听到他们是为什麽找过来的立刻腾出两个位置,“此事说来话长,我们来长话长说。”

    当事人周勤已经离开,涉案“权贵”插不上话,庞昱和赵清俩人连说带比划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给新来的俩人听,讲完之後还不忘补上新鲜出炉的“鬼故事”。

    因为结义兄长爱上未婚妻就把未婚妻和家産拱手奉上自己隐姓埋名远走他乡,这故事放出去谁还敢和义结金兰?

    白玉堂啧啧称奇,听完之後郑重其事的为他们江湖人正名,“不是所有的义结金兰都那麽离谱,我和我大哥二哥三哥四哥感情就挺好,这事儿得看人。”

    他们兄弟五人结拜,也没见卢大哥把陷空岛和大嫂让出来,离大谱啊。

    故事是编出来的不可信,他感觉他们错过的那场好戏更离谱,天底下竟然真的能发生为了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