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160-17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160-170(第11/23页)

就是在官府衙门的看管范围内服劳役,最重要的是,这个处罚在遇到大赦天下的时候可以一起赦免。

    这次的判决非常合法,官家也是被那些给他挖坑的官员给气着了,拉着亲信没日没夜的讨论了好几天,确定关于自首减刑的诏书没有任何漏洞後才郑重其事的颁布出去。

    自首可以减刑,故意杀人夺财这种恶性犯罪除外。

    阿云的案子他们都明白,还没到罪无可赦的地步,可以归在减刑的行列里。

    有了这次栽进坑里的经历,官家终于是明白过来了,朝臣不能惯着,哪有皇帝被臣子驳斥收回诏令的道理,这让他的脸往哪儿放?皇帝的威严还要不要了?

    朝中的大臣都是人精,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权力就敢翻天,瞧他们一个个的都成了什麽样子,有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吗?

    当皇帝就要乾纲独断冷酷无情,从今以後谁再敢故意和他作对他就贬谁。

    凶残.jpg

    事实证明,人还是欺软怕硬的多,朝堂上也不例外。

    官家雷霆手段贬了几个跳的高的大臣之後,再敢梗着脖子和他对着干的就少了很多,司马光的谏言倒是一如既往的往上递,但是官家不理,他递了也没用。

    气的司马光回家把王安石骂了个底儿朝天。

    可惜王安石听不见,或者说,听见了也当没听见。

    很好很好,一件案子折腾了小半年,再不结案今年也没法安生过年,他们那麽多事情要忙,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案子上面。

    现在这样就很好,虽然拖了小半年才结案,但是结果是好的。

    京城现在是什麽情况他们管不着,反正他们登州皆大欢喜。

    苏景殊脸上的笑容压不住,“大人,我去安排後面的事情?”

    “不用,刚才已经安排下去了,编管地点就在登州。”许遵笑着说道,“案子动静太大,阿云又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小姑娘,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安心。”

    案子牵扯那麽广,保不齐就有哪个不要脸的偷偷打击报复。

    他们这些当官的可以和对面打个有来有回,阿云父母双亡,又摊上个想拿她换钱财的叔叔,真要有人想打击报复的话小姑娘连一点抵抗的可能都没有。

    思来想去让她在官府的看管下生活比直接把人放了还妥当,让她回家的话她家里那些亲戚族老八成还要把她嫁出去,更有甚者还可能把她送回韦大身边。

    有之前伤人的事情在,族老和她家里人已经有所警惕,小姑娘再想反抗都难。

    现在这样就很好,编管说是流放软禁,其实也是保护小姑娘不被报复,等过几年遇上大赦天下重获自由,到时候小姑娘的年龄也大了,是嫁人还是自己生活都由她自己选。

    怎麽着都比现在强。

    许大人心情好,说完案子之後又开始说京城里的弯弯绕绕。

    虽说他们苏通判和京城的通信往来比他频繁,但是官场上的弯弯绕绕还得他来讲,让这小子自己去悟那就等吧,等到明年这个时候他都不一定能悟出来到底是怎麽回事。

    看看他们年轻人写信都写了些什麽东西,他都不好意思说。

    摇头.jpg

    苏景殊不好意思的笑笑,他和亲朋好友写信也不只是介绍吃吃喝喝,偶尔也会打听点正经事好吧。

    像这次的案子,他爹和他的小夥伴都没少替他打听消息。

    不要小瞧他的消息来源,小道消息也很有用。

    许大人:盯.jpg

    苏大人:好吧,他承认他的小道消息中八卦居多,能用的并没有多少。

    可是这是有原因的,他的亲朋好友中,在京城的除了太子殿下其他一个有正经差事的都没有,身上有正经差事的又不在京城,小夥伴们喜欢和他八卦无关紧要的事情也不能怪他。

    人不能总在忙正经事,不正经的事情才最快乐。

    要不是他的小夥伴们老是关注错重点,知州大人能在登州知道司马大人在家不顾形象破口大骂吗?

    知州大人表示,他好歹在京城当了那麽多年的管,和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不陌生,猜也能猜出来他们吵完之後是什麽反应,还用得着特意去打听?

    他把这臭小子留下来不是和他掰扯他和亲朋好友的信上写的是什麽,而是指点小年轻别觉得事情就这麽结束了。

    记住那几个被贬的官员的名字,没有意外的话,那些人将来能不能回京都会把他们当成眼中钉。

    案子能拖那麽久不是因为朝臣各有主张,主要还是个人恩怨。

    就拿那个被贬出去的刘述刘大人来说,先前王安石入朝任翰林学士兼侍讲时就被他洋洋洒洒写了近千言来反对,光不合适的理由就列了七八条。

    姓刘的坚持反对自首减刑不是他将律法看的有多崇高,而是他看王安石不顺眼只想和王安石对着干。

    朝中大部分持反对意见的大臣都是这麽个想法。

    今时不同往日,王介甫已经不是那个朝臣争相结交的名臣,而是想要和官家一起在朝中兴风作浪的奸佞预备役。

    大宋现在是什麽情况,经得起他们那大刀阔斧的变动吗?

    不像话!

    他们在登州可能察觉不到,反正京城现在气氛非常紧张,阿云的案子送过去算是火上浇油。

    且等着吧,接下来还有的折腾。

    苏景殊不清楚朝中现在进行到了哪一步,但是凭他仅有的那点印象,接下来的党派之争比知州大人预想的严重的多。

    变法改革不怕一条道走到黑,就怕来回反复,今儿想出个政策明儿就叫停,神仙来了也干不下去。

    巧了,大宋的变法改革把这些不该踩的坑全踩了个遍儿,还屡教不改的来回踩,生怕江山安稳社稷太平一样,哪条路不能走偏要往哪儿走,堪称作死的典范。

    不要慌不要忙,该来的都会来,担心也没用。

    小小苏大人心里吐槽,面上依旧老老实实的听许大人讲官场上的弯弯绕绕。

    要不是京城的亲朋好友提前和许大人打过招呼,人家才不会费劲和他说这些。

    他又不是什麽不知好歹的人,许大人比他了解官场,现在不好好学,过几年回京城天知道会被隔空得罪的官员怎麽坑。

    那些家夥连皇帝都敢算计,还有他们不敢算计的人吗?

    当官有风险,进京需谨慎,消息不灵通真的能要命啊。

    许遵要说的其实也没多少,除了这次案子牵扯出来的弯弯绕绕就是朝堂上即将出现的风起云涌。

    官家在阿云的案子上难得强硬,十有八九就是在给後面的变法做准备。

    变法要的就是一个令行禁止,官家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的话底下人再怎麽能干也没用,要是这回还和之前范文正公那次一样,那之後也别再琢磨这事儿了。

    毕竟最终做主的是官家,必须要有官家在背後撑腰,没有官家这根主心骨什麽都白搭。

    苏景殊慎重的点点头,听懂了,他们许大人是个铁杆变法派,不过他们人不在京城,是支持还是反对都没啥影响。

    在地方当官就这点不好,吵架都吵不上热乎的。

    不管怎麽说,拖了半年的案子终于能结案都是好事。

    案子结案,苏通判和许知州才能安心干其他的事情。

    登州地方小离权力中心也远,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