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140-15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140-150(第10/25页)

不死的也看不上这麽个刚进官场就有贪官之相的官。

    没人在他面前胡说八道,他就永远不会知道登州到底是什麽样子。

    李庄主要是对他有兴趣就慢慢将人拉拢过来,要是对他不感兴趣那就一直瞒着,总是派人盯着多费劲。

    “那小子好歹是个状元郎,肯定不会傻到刚到登州就硬来。”李坤眯着眼睛听曲儿,听到程元的话头也不擡的回道,“能在官场上混的都是人精,你也说了他是个心思不正的,心思不正就更难摸清他到底想要什麽,且再盯几天看看。”

    程元懒得管那麽多,他只要自己快活就够了。

    反正四海钱庄不是他的,过了年他就离开登州去别处上任,苏家小子在登州翻了天都和他没关系。

    丝竹悦耳,美酒醉人,会客厅中散发着糜乱的气息。

    夏日炎热,正午时分人畜皆倦,段五脚步匆匆从外面进来。

    李坤挥挥手让舞女歌伎都下去,瞥了眼呼呼大睡的程元,也没让下人将他挪去客房,直接带着段五去偏厅说话。

    “庄主,坊间有人在传您当年去辽东的事情。”段五长话短说,将外面传的事情大致说完,然後问道,“可要属下去查消息是谁散出来的?”

    李坤的脸色不怎麽好,“传闻没有指名道姓,你现在站出去岂不是表明了说的就是我?”

    他是和契丹人有联络,但是他当年去辽东是为了严家人,和勾结辽国没有关系。

    外面那传闻直接将他去辽东说成去和契丹人谈交易,他还要上赶着说他当年就是奔着通敌叛国去的不成?

    “先不着急,我们按兵不动,散布谣言的人自己就会狗急跳墙。”李坤眸光晦涩不明,“严冬最近可有异常?”

    段五摇摇头,“还是见了谁都是那副死人脸,谁和他说话他都不带搭理。”

    “盯紧了,别让他也闹出什麽幺蛾子。”李坤对严冬这个手下是既看重又防备,人是他用大批赈灾粮强行绑来的,三年期满就会回辽东。

    虽说这两年多来严冬没给他惹过事,让干什麽就干什麽,从来没有反抗过,但是他知道严冬对他的所作所为非常看不惯。

    如今三年之期快到,又恰逢包拯来登州代天巡狩,说不好那家夥就良心发现要和他分道扬镳。

    辽东严家的名声很可信,却也不能只靠严家的名声,毕竟他干的不是什麽好事。

    严家人行侠仗义古道热肠,为了救辽东的百姓能把严冬卖给他三年,严冬也信守承诺一直跟着他,但是他是商人,商人办事从来不看良心,他也不会觉得只靠良心就能将人困住。

    手底下的人打不过严冬没关系,能盯住他就行。

    他当年在辽东赈济救灾动静不小,也是趁那次机会把钱庄开到了辽国。

    登州禁止百姓出海,赈灾的钱粮都是他的,他也没走榷场运粮,旁人只会觉得那些粮食是他在辽国境内筹集的,轻易想不到能从海上运粮。

    连朝廷都抓不到他的把柄,坊间的消息是哪儿来的?

    那人散布消息时故弄玄虚的把赈灾商人的名字给改了,可近年来在辽东自掏腰包赈灾的除了他李坤没有第二个人,明眼人都知道说的是他。

    登州没人敢和他过不去,难不成是新来的通判?还是说那些退休的老不死的贼心不死还想拉他下马?

    李坤不确定传消息的是谁,通判那边他一直派人盯着,没发现有什麽不对劲,这麽一看,那些退休官员的嫌疑更大。

    怎麽着,看说他官商勾结没有用就说他通敌叛国?

    他就是真的通敌叛国了又能怎样?京城远在千里之外,那边的大官还能管得到登州?

    禁海的命令是朝廷下的,登州百姓无法出海捕鱼谋生也是朝廷害的,辛苦煮盐却被官府低价收购导致吃不起盐也是朝廷的政策,他要是不和契丹人走海路做交易怎麽养活底下那麽多人?

    见鬼的走私,只要不让朝廷发现,他们就是正经的做生意。

    要是登州百姓还能出海捕鱼补贴家用,官府搜刮的那些粮食根本就不算什麽,一群老不死的不去管当官的,看他一介商贾好欺负净冲着他来是吧?

    “段五,去盯着那几个上蹿下跳的老不死的,必要时候就让他们去见阎王。”李坤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不想和那些退休官员继续纠缠下去。

    既然程元没法让他们老实,那就都别要命了。

    段五拱手领命,然後问道,“庄主,苏景殊那边怎麽处置?”

    李坤冷笑一声,“那就是个愣头青,暂且留他一命。”

    程元任期将满,他们在州衙上还得有人,比起不知道是什麽情况的下任知州,如今这位通判看着也还行。

    新来的官刚到任上会收敛一些,以防万一他们还是多观察些时日。

    段五点点头,然後又说道,“庄主,包黑子巡视完水师营又去巡视步军马军,像是要把禁军厢军都转过来一遍才肯作罢,马上就到发饷的时候,那些新钱是不是要再往後拖两个月再发?”

    “该死,偏偏这个时候遇上包黑子。”李坤咬牙切齿,再不情愿也不敢在包拯跟前冒险,“让刁赞通知底下人,铜钱继续铸,暂时别往外发,有什麽事情等包黑子离开登州再说。”

    他准备多年就等着这个月用新钱换朝廷的钱,包拯一来所有事情都乱了套,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前任通判死那麽利索。

    让那人半死不活吊着命,八成就不会把包拯召来。

    千金难买早知道啊。

    李坤心里窝火,但是又没法将奉皇命前来登州的包黑子赶出去,只能安慰自己再过不久就是柴王爷的寿诞,到时包拯不想走也得走。

    正说着,外面忽然传来动静,管家刁赞沉着脸进来传话,“庄主,州衙的衙役要进来拿您问话。”

    李坤愣了一下,“拿我问话?问什麽话?”

    刁赞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为首之人是苏通判,他说坊间到处在传您通敌叛国,要拿您到衙门一问究竟。”

    段五倒吸一口凉气,“庄主说的不错,果然是个愣头青。”

    李坤捏紧拳头,“什麽愣头青,分明是瞅准机会就来吸血的蚂蟥。”

    程元刚上任的时候也是找理由来府上找茬要钱,能说那家夥是个愣头青吗?

    见鬼的愣头青,真是看错他了。

    第145章

    *

    上午散布消息,下午登门抓人,听着有些仓促,但是仔细一想也不是不可以。

    通敌叛国是重罪,新官上任三把火,听见坊间盛传有人叛国没反应才奇怪。

    不着急不行,眼看着就是柴王爷的六十大寿,再拖延下去包大人就没时间了,他们必须在包大人离开登州之前把这事儿解决掉。

    知州的品级比通判高,他和程元过不去的话只能走弹劾的路子,包大人不一样,只要证据确凿,包大人能直接把程元的小命留在登州。

    苏景殊本来没有非要程元去死的想法,再怎麽说也是庞昱的表哥,不看僧面看佛面,大不了就是把人押到京城问罪。

    大宋祖制不杀士大夫,只要不是犯下伤天害理十恶不赦的大罪,最多最多也就是流放三千里。

    但是在打听到程元在登州干了些什麽後,他只想让人快马加鞭回开封府将铡刀带到登州。

    登州的匪患不算严重,只看这些年报到朝廷的数据,甚至可以用安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