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130-14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130-140(第7/32页)

走宴席都快结束了。”

    “哪儿那麽着急,今天这宴到晚上都别想结束。”经历颇丰的小小苏现在一点儿都不好骗,“我还记得二哥三哥当年是大半夜才回的家,你们现在骗不住我了。”

    小小苏收拾整齐才出门,少年郎英姿飒爽,不言不语的时候已经看不出稚气,就是和亲近之人说话的时候偶尔还会露馅。

    官职任命下来,新科进士们走之前会组个局庆祝庆祝。

    庆祝完各奔东西,之後可能这辈子都聚不了这麽齐。

    因为有好几个原本没有官却运气好升了一等的幸运儿在,苏景殊到达举行宴席的园子後就没闲下来过。

    没办法,人缘太好,同年太热情,他想拒绝都拒绝不了。

    觥筹交错,推杯交盏,新科进士还没有被官场的各种潜规则教育过,不管被派去什麽地方,只要能当官他们都高兴。

    周青松运气好被派去开封府不远处的宋州谷熟县当主簿,谷熟县,听名字就知道是个粮食産量有保障的好地方。

    “我也这麽觉得。”周青松笑的露出大白牙,“而且谷熟县离家近,家里有事我随时可以回,我哥也能经常去看我,吏部的大人们真是太好了。”

    办差的地方离家近,人生大喜啊!

    苏景殊端着酒杯坐回来,阴恻恻的威胁道,“你再笑那麽开心,我就把你推出去挡酒。”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青松兄被派去隔壁宋州,他去的地方却没那麽近。

    京东路登州,吏部直接把他派海边去了。

    以後要是有人说他管得宽他就能理直气壮的回答:我家住海边,凭什麽不能管得宽?

    “登州还好,子厚兄要去永兴军路商洛县,那边已经快和西夏接壤了,再远还能远过子厚兄?”周青松拍拍他的肩膀,“你可是状元郎,官家派你去登州应该还有别的想法。”

    虽然他不知道是什麽想法,但是他有预感,这事儿肯定不简单。

    他们景哥儿是状元郎,还是深得官家喜爱的状元郎,就算吏部给他选了个登州通判官家也不会同意。

    既然官家同意了,那就很定还有别的用意。

    不要怀疑他的猜测,他觉得他想的就是事实。

    苏景殊倒是不介意去的远,就是这地方和他想的出入太大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登州治所在蓬莱县,蓬莱蓬莱,自古以来便海运昌盛。

    那地方与辽东隔海相望,距离只有两百里海路,原本也是处繁华的商贸之地。

    可惜澶渊之盟後朝廷为了禁止宋辽之间的走私便禁了登州海运,支柱産业被禁止,登州下辖蓬莱、黄县、牟平、文登四县就这麽荒凉了下来,只留下一个沙门岛成为罪臣发配之地。

    苏状元托着脸叹了口气,他也觉得他不至于被发配到登州,但是任命下来的时候忽然想到前些天他哥说的朝臣可能又要和官家干仗,弄得他下意识就觉得他可能是个被波及到的无辜小鱼。

    看看他们这届进士去的地方,再看看上一届进士去的地方,条件根本没法比。

    “登州算什麽?商州算什麽?”旁边人乐呵呵说道,“我!林才中!邕州通判!”

    邕州,广西南路的治所,西南第一重镇,谁都不敢去的蛮夷之地。

    他可真是太厉害了。

    苏景殊顿了一下,放下酒杯握住难兄难弟的手,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本届第一倒霉蛋不是他也不是章惇,而是这位被发配到广西的探花郎。

    西南第一重镇邕州,听上去很重要,但是离汴京实在是太远了,而且那边少数民族聚族而居,大部分时间都不听朝廷的话。

    也不知道太祖皇帝当年怎麽想的,灭了南汉之後没有继续往南打,于是先前一直被中原王朝管辖的交趾便趁机独立了出去。

    邕州再往南去多是深山老林,朝廷有心想管也没法管,派官员去打理的话费心费力还事倍功半,不去打理也没什麽损失,索性放任西原蛮、广源蛮和溪洞蛮人继续占着那块地盘。

    只要不给朝廷惹事,朝廷也没空搭理他们。

    怎麽说呢,这心态就很大宋。

    朝廷只关注北方和西北边疆,对南边的关注很少,而南边那些地方前些年一直很安静,商旅带出来的消息也不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深山老林里根本没人住。

    孩子静悄悄,必定在作妖,南边的交趾大理一直没动静,还有那麽多少数民族在里面捣乱,不出问题就有鬼了。

    这不,前几年那边的壮族首领侬智高才率衆叛乱,邕州因此乱了好长时间。

    侬智高,世居广源州,其父为当地壮族首领。

    广源州是邕州下辖的一个羁縻州,名义上是大宋的领土,其实属于民族区域自治,朝廷的官管不了那边的百姓。

    侬智高的父亲不堪交趾国的欺压出兵反抗交趾,然後被交趾抓住杀死,按照正常逻辑,後面的故事应该是这样:幼年侬智高亲眼目睹父亲之死,小小的他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长大後卧薪尝胆为父报仇,一怒之下反了交趾自立为王。

    他可以划块地盘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也可以归附大宋将划出来的地盘纳入大宋的版图,不管是哪种结果,交趾肯定都没有好果子吃。

    但是现实不讲逻辑,後续的故事是侬智高成年後一怒之下反了大宋。

    虽然这事儿也有大宋的问题,但是他攻打大宋就很离谱。

    侬智高成年後继其父为广源首领,为了摆脱交趾的欺压控制曾多次上书朝廷请求归附,年年送贡品年年送黄金。

    他们说的很明白,只要朝廷愿意派兵驻守广源州,他们可以不当羁縻州,今後广源州的各部族一定听朝廷的话。

    但是当时在位的是仁宗皇帝,仁宗皇帝不愿意为了广源州的几个部族和交趾过不去,因此收了侬智高送的贡品也没派兵,只是口头上让交趾安分点。

    交趾当年能趁机脱离中原政权就说明他们的态度,宋室不派兵就想让他们听话怕不是在做梦。

    于是乎,广源州的那些部族就被欺负的更狠了。

    侬智高忍无可忍,实在不堪交趾的压迫,于是愤而起兵攻打大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到一个月就从广源州出兵攻陷邕州,随即以邕州为首都建立了大南国。

    就……

    不堪交趾的压迫你倒是攻打交趾啊,攻打大宋算什麽事儿?

    所以说,光收钱不办事没有好下场。

    大宋癫癫的,大宋的邻居也都癫癫的,北边南边都不正常,大宋能坚持那麽多年,周边的邻居功不可没。

    然後侬智高的叛乱被狄青狄大将军带兵平定,那家夥打不过狄将军就直接烧了营房放弃帝都邕州逃回广源州,後来又跑去大理求段氏庇护,听说前不久已经没了。

    叛乱刚过去没几年,这时候去邕州比去西北还危险。

    林兄辛苦了,临行前记得多带些防身的东西,邕州不比其他地方,官家应该会派兵护送他过去。

    “不辛苦不辛苦,我开心着呢。”林邵的开心不似作僞,他是真觉得邕州是个不错的去处。

    尽管在绝大多数人眼里那儿不是个好地方,但对于想一展身手的他而言,越难管理的地方越能显出他的本事。

    邕州前些年才发生叛乱,他现在过去治理没准儿还能顺便探探交趾的情况。

    谁说朝廷的官在蛮夷之地一点用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