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100-11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100-110(第24/37页)

的读书人说不到一块儿去,再过几年等他年长几岁,到时候他肯定和他们家老苏一样是诗会的宠儿。

    求神拜佛就免了,庞小公子实在不是会说话的人,求神拜佛估计只会起到反作用。

    小小苏想着去找庞昱一趟,奈何他找过去也没用,考生本人说不行也挡不住庞衙内去给考生求诸天神佛保佑。

    庞昱带着他从各大寺庙道观里买回来的符咒来见许久未曾见面的小夥伴,觉得这些高价买来的符肯定能保佑小夥伴考个好成绩。

    这些小玩意儿看着不起眼其实可贵了,要不是他和小郎关系足够好,他都舍不得花那麽多钱。

    苏景殊问出价钱後心痛的无以复加,败家啊败家,有这个钱可以直接给他,要符有什麽用啊?

    但是这是庞衙内的一片好心,他再心疼也只能笑着接受。

    道观寺庙的东西卖出去之後概不退换,现在把符送回去也没法退钱,除了好好收着也没有别的处理办法。

    大宋明明那麽富庶却还有那麽多无家可归的百姓,这些名下産业过多的寺庙道观功不可没。

    庞昱从小到大缺什麽都没缺过钱,把那些在神仙面前开过光的符送出去後拍着胸口说道,“过两天放榜我和你一起去,我已经在门口酒楼定好了雅间,等结果也要舒舒服服的等。”

    他庞衙内身份不一般,才不要在街上和那群人挤着看榜。

    苏景殊点头应下,不知道是安慰庞昱还是在安慰他自己,“有衙内求的这麽多符,成绩出来肯定不会太差。”

    他要求不高,等有资格参加春闱就行,要是能名列前茅就更好了。

    朝廷放榜多取辰、寅日支,辰龙寅虎,取的是龙虎榜之意,秋闱考完之後顺着天干地支推也能推出来大概什麽时候放榜。

    不过龙虎榜的寓意很好,但是也得看考生的质量,从古至今那麽多场秋闱,真正被後世誉为千年第一龙虎榜的还得是嘉佑二年他两个哥哥参加的那场春闱。

    和那场考试里的大佬们相比,寻常考试只能算是小猫咪小泥鳅。

    放榜之日,贡院门前的长街早早被赶来看榜的读书人挤的水泄不通。

    酒楼雅间不只有苏景殊和庞昱,还有赵顼和赵颢兄弟俩。

    紧张,除了紧张还是紧张。

    虽然要等的只有一个成绩,但是他们几个看热闹的比本主还要紧张。

    “小郎,你怎麽不说话呀?”赵二郎紧张兮兮的在窗户边儿上打转,不知道是冻的还是紧张的,穿着厚厚的外袍也挡不住手脚发凉,“你这样弄的我好紧张。”

    “二哥儿,别说话。”赵大郎提起茶壶倒第四杯茶水,倒到最後感觉手都是抖的,“不说话已经够紧张了,你一说话我们更紧张。”

    科举考试乃是读书人心中的头等大事,这时候紧张才正常,不紧张的要麽都是装的,要麽就是庞昱这种不靠科举也能当官的权贵子弟。

    不对,权贵子弟想当官也得参加科考,除非想一辈子顶着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名声。

    庞昱不在乎这些其他人在乎,那些人还要担心考不好会堕了父祖的名望,只会比寻常读书人更紧张。

    就像他们小郎,因为父亲和兄长太过出色,考试之前都不敢找朝中大臣递行卷。

    等会儿,小郎你怎麽不紧张?

    赵大郎和赵二郎说话都不敢大声,生怕惊扰到房间中参加了秋闱考试的独苗苗,但是说完扭头一看,紧张兮兮的只有他们俩和庞昱,正主儿不光不紧张,还有心情在那里剥瓜子。

    苏景殊慢吞吞的擡起头,“剥瓜子,解压。”

    谁说他不紧张,他是已经紧张的麻木了,只能靠无意义的机械动作来缓解情绪。

    哦,还是有意义的,比如收获了碟子里这满满一碟的瓜子仁。

    苏小郎树懒附身,慢吞吞的擦手,慢吞吞的端起碟子,然後张开“血盆大口”将所有的瓜子仁都吃掉。

    很好,舒服了。

    赵顼:……

    赵颢:……

    庞昱:……

    赵二郎瘪瘪嘴,“哥,你要剥瓜子吗?我可以帮你吃瓜子仁。”

    赵大郎白了他一眼,“不想,哥哥我现在不紧张了。”

    说话间,街上忽然传来动静,酒楼各个雅间都绷紧了神经,知道贡院的大门要开了。

    守在贡院门口的有很多早早就过来守着的小厮,但是更多的还是紧张成绩亲自出来看的读书人。

    时辰一到,贡院的大门打开,人群推搡起来能把人挤成人干。

    榜单就那麽大,不可能所有人都看得清,书吏打开榜单唱名,门口所有人都屏住呼吸不敢出声,生怕一时不察把自己的名字给漏过去。

    秋闱是发解试,录取名额叫解额,解额从真宗景德四年开始就按比例来定,每个地方的解额都不相同。

    那麽多人挤破脑袋也想留在京城考试,不光因为在京城考完等春闱不用来回奔波,更因为开封府的解额多。

    但是解额多不代表入选难度降低,开封府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大儒名臣,能在开封府考试的除了本地读书人还有大量的官宦子弟以及太学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和这些人在一起竞争难度只会更大。

    开封府的名额多不光因为这里是大宋的首都,还因为这儿学识出衆的学子太多。

    榜单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近两百人的姓名籍贯整整齐齐的列在上面,书吏声音洪亮,越到後面听的人越是紧张。

    越往後名次越靠前,要麽是名次非常好,要麽是榜上无名。

    参加秋闱的读书人对自己的水平都有了解,能不能名列前茅他们自己最清楚,当然也不排除发挥超常写到某个考官心坎儿里所以名次靠前,但是更大的可能还是落榜。

    虽说官家已经定下贡举三年一考,但是人生能有几个三年,解试不是省试,难道要从十几岁一直考到头发花白才能考上?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三十岁之前解试不中就几乎可以说是和科举无缘了。

    离的近的可以直接用眼睛找自己的名字,离得远的只能听唱名官唱名,很多人没有耐心慢吞吞的听唱名官唱名,于是就铆足了劲儿往前挤,要不是榜单之前围了一圈的禁军,只怕连唱名官都能被他们挤出去。

    庞昱昨天晚上就派人来贡院门口占位置,苏家其实也派了人过来,两家的小厮在贡院门口碰头,知道要看的东西一样还特意商量好放榜的时候人太多要怎麽挤出去给主家报信。

    但是他们商量的都没有用,因为酒楼里还有个赵大郎。

    大内侍卫武艺高强,不用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看完之後直接运起轻功踩着人群的脑袋上来回话,速度比最里面的小厮快的多。

    “殿下!解元!小郎是解元!”前来报信的大内侍卫也很激动,“榜首!是榜首!”

    “中了!!!”

    “好耶!!!”

    侍卫话音未落,房间里立刻爆发出欢呼声,庞昱和赵颢手舞足蹈仿佛被峨眉山的野猴附身,比他们自己考中都高兴。

    “我就说求了那麽多符肯定有用!”

    苏景殊和赵顼也很激动,但是他们俩好歹能稳住,激动也没有激动成旁边俩人那样。

    赵大郎拍桌而起,握着小夥伴的手眼泪汪汪,“小郎,你出息了!”

    苏小郎:……

    怎麽听着那麽别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