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古代言情 > 穿到北宋当权臣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穿到北宋当权臣》70-80(第5/35页)

   压力都来到了他这里,小光国公当然没有压力。

    算了,就当给皇子当陪玩了。

    陪玩换来安全有保障,值得。

    小小苏很快接受现实,想到眼前人刚才说的微服私访,凑近一点小声问道,“殿下,包大人真的喜欢微服私访吗?”

    他不是对包大人微服私访有什麽意见,而是包大人的模样那麽有辨识度,面黑如炭额间弯月,就算他不穿官服也应该能一眼就认出来他是谁吧?

    还是说包大人每次出门都会易容?

    苏景殊很好奇,但是这种问题不好拿到明面上问,更不好去府衙找包大人或者包大人身边的人询问,既然是小光国公提出来的,那就有劳小光国公满足一下他的好奇心吧。

    赵仲针:额……

    是哦,包大人的模样那麽独特,他微服私访的时候会易容吗?

    以前没想过这个问题,没想过还好,一想出来就觉得心里跟猫爪儿在挠一样好奇的止不住。

    除了他们包大人,他们没听说过天底下还有谁面黑如炭额间弯月,包大人以前微服私访的时候真的能藏住身份吗?

    赵仲针看看不远处的开封府府衙,很想过去亲自问问,但是这种事情直接去问太不礼貌,好奇也只能忍着。

    两个人小声嘀咕了一会儿,定下了出发去中牟县的时间然後才分开。

    苏景殊目送赵仲针走远,蹲在门口托着脸想了一会儿,还是觉得他们包大人不易容的话没法微服私访,但是有又实在想不出包大人微服私访是什麽模样,越想越好奇,越好奇越想,为了管住脑子索性赶紧去主院找他爹汇报情况。

    一人行变成两人行,老爹不用担心他在路上遇到贼匪了。

    他出门有危险,皇长子出门有人护卫,他跟着沾光也能保障安全,什麽贼匪都近不了身。

    不,以他对小光国公的了解,如果他们真的遇到贼匪,小光国公更可能将计就计被贼匪抓走然後让暗中跟随的护卫找官府救他们顺便剿匪。

    他们就从京城到中牟而已,那麽近的距离都能遇到贼匪,官府是干什麽吃的?

    小光国公没出过京城,没准儿还挺期待路上能遇见贼匪的。

    苏洵很不给面子的泼冷水,“死心吧,自从包大人坐镇开封府,开封地界儿就没有贼寇敢安家。”

    可以瞧不起官府的实力,但是不能瞧不起包大人的实力。

    包大人坐镇开封府後干的最多的不是破案,而是肃清开封境内的不法行为,除了无忧洞那等藏在水渠里没法一下子清剿的恶徒,开封周围没有山头能给贼匪安身。

    毕竟开封附近没什麽山,往西还好点,往东是一马平川,别说山了,连个高点的土坡都没有,真要见识山贼劫匪得看南方。

    比如他们老家那块儿。

    朝廷的禁军厢军主要集中在北方和中原地带,所以北方和中原的起义并不算多,就算有也大多是流寇作乱,南方才是真正的起义高发区。

    江南一地暂且不提,就只他们老家蜀中就乱的不行。

    蜀地虽然偏处西南一隅,但战略位置却非常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安蜀未安。蜀中易守难攻,天府之国粮草充足,怎麽看都是割据称王的好地方。

    百姓能安居乐业的话还好,若是朝廷赋税太多让百姓无法安居乐业,他们起义造反的条件也是得天独厚。

    咳咳,反正就是这样。

    近些年还好点,造反的情况少了许多。前些年朝廷对西夏和辽国用兵,每次用兵都要增加赋税,蜀中和江南这种富庶之地承担的赋税最多,百姓活不下去就会揭竿而起,自然而然蜀中和江南的贼患最为严重。

    眉州那麽小的地方他爹年轻的时候还率领百姓守过城,其他大点的城池是什麽情况可想而知。

    造反也不能随随便便就造反,有脑子的都知道要造反也得远离朝廷的政治重心,傻子才在京城附近占山为王。

    苏景殊看看他爹,低头,再看看他爹,再低头。

    不知道为什麽,他感觉如果现在是个乱世的话,他爹高低得找个主公当谋士。

    苏洵眯眯眼睛,“景哥儿?”

    苏景殊立刻挺直腰杆儿,“爹!”

    他刚才什麽都没想,就是在感慨世道有点乱,他们一家能安安稳稳搬到京城来真不容易。

    “爹,我以前一直觉得大宋挺安稳的,我长这麽大都没见过山贼劫道,甚至来了京城才知道世上竟然还有江湖人。”小小苏感慨道,“您见多识广,以前怎麽也没说过?”

    老苏:……

    他因为见多识广没少在家受数落,要是把儿子们都带的和他一样小小年纪就往外跑,夫人非得和他闹和离不可。

    他的辉煌他知道就可以,不用拿到儿子们面前显摆,等儿子们功成名就了再说也不迟。

    主要是,不是他不想显摆,而是不敢。

    他回家安心读书教子之前家里夭折了三个孩子,夫人对所有孩子都看的紧,生怕哪个不注意孩子就没了,别说和他一样天南海北的跑,就是出城上学都不放心。

    子瞻子由小时候在城外的道观里读过一段时间的书,後来家里腾不出人手接送他们俩上学,索性就直接留在家里由他们夫妻俩亲自教导。

    这种情况下他要是敢胡说八道夫人真的敢将他扫地出门。

    家和万事兴,为了家里的安稳还是闭嘴更为妥当。

    老苏摸摸鼻子,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他怎麽知道外面世道乱的不重要,重要的是臭小子不吭不响和光国公约好一同出游。

    他觉得他的人脉已经够广,怎麽不知不觉间这臭小子的人脉好像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

    他这麽大年纪了结识的也不过是当世大儒和朝中官员,这小子可好,上来就和皇子扯上了关系。

    只他知道的小光国公就来家里找了两次,他不知道的还不知道有多少,臭小子挺能耐啊。

    苏景殊满眼无辜,理直气壮的回道,“儿子从小到大都讨人喜欢,爹又不是不知道。”

    不过小光国公愿意和他玩的确不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不知道人家皇子为什麽就记住他了。

    可能他们俩年纪相仿,光国公从小到大结识的都是宗室和高官子弟,没见过他这种平民出身的小孩儿,一时新鲜才惦记上了,等他过些天失去新鲜劲儿或许就又忘了。

    没错,就是这样。

    苏洵看着编瞎话不带脸红的小儿子,懒得和他掰扯那麽多。

    行吧,臭小子说什麽就是什麽,他这个当爹的已经管不住儿子,不想听他掰扯这些有的没的。

    下一刻,小小苏便被无情的老苏赶出主院。

    苏景殊踱着步子回他自己的院子,没办法,亲爹,还能咋,只能哄着。

    他也没说假话,小光国公能记住他无外乎就是同龄人外加以前没见过平民百姓家的小孩儿这两个原因,除此之外他想不出来还能因为什麽。

    总不能因为他编的奇遇故事吧?

    小小苏摇头,不可能,必不可能。

    不管了,反正已经汇报过行程,他去准备过两天出行要带的东西。

    京城到中牟是出远门,拜访周青松家里的礼物要备上,换洗衣服要带上,路上吃的干粮也要带上。

    秋高气爽,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