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心小说 > 青春校园 > 玄学公敌,但万鬼迷

70-80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书架 下一页
您现在阅读的是闻心小说www.wenx.net提供的《玄学公敌,但万鬼迷》70-80(第12/18页)

一拳头砸向宫墙,就连那棵桃树,也被拔去根茎,院子虽空,然他知晓一处所在,乃是姜鹤年曾告知他的暗格。

    他行至存放典籍的长柜前,抽出那一截抽屉,里头能推开,空间并不大,能存个小箱子,他取出甫一打开,黄皮子包裹着的信封似蝴蝶群般纷纷飞出,从头淋到脚底。

    于林匆忙跪在地板之上,拾起几封信件一瞧,一眼便看出,这些皆是他从边疆寄至皇城的家书与军报,他于信堆之中苦苦寻找,终于摸到一封未曾拆开过的书信。

    封皮上写着姜鹤年的字迹:于林,亲启。

    于林捡起那封信之际,手指在颤抖,险些瘫倒于地,眼前甚至一阵发黑,他沉沉吐出一口气,青黑的眼底泛起泪花,在此刻,他方忆起呼吸是何种滋味,脸上紧绷的嘴角也终于卸去了力气,他笑了,笑得又苦又惬意。

    他急忙扯开黄皮,抽出那张宣纸。

    当于林看清那纸上短短一言时,他的眼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浓墨般的漆黑,再无其他,他的身体是冷的,嗓子是哑的,他什么也说不出,道不清了。

    那是姜鹤年的字迹,他认得。

    信上只有三个字:留王氏。

    “留王氏,留王氏……”于林反反复复看了几遍,从疑惑到震惊,他翻过纸张,直到他的手指僵住,纸被绞出皱纹,他冷得使不上力气时,有些站不稳,身上的甲胄比千金更重,能将他压垮。

    他的人包围皇城之后,王氏的人都被他发落了大牢。

    王氏与姜礼一丘之貉,他还未处置,他想着,这些人都该由姜鹤年亲自发落。

    然……

    于林手里搅紧的不是纸,更像是他的心脏,他的肩膀震颤起来。

    姜鹤年料想到会有这一步,留王氏能稳住朝堂。

    留王氏。

    于林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他静静站在殿中,失神失魂,晃眼间,殿外出现了一个人影,他几乎是下意识的,毫不犹豫地冲出殿门。

    一看,来者只是个白发苍苍的老头。

    “谁允许你进来,滚出去!”于林怒喝。

    “将军,您处置了姜礼,可如今宫廷已然乱做一团,大臣们心中不安,民心亦不得安定。”陈坷大夫拖着他那年迈的身躯,缓缓朝于林跪下,乞求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呐。”

    于林记得他,他是姜鹤年的夫子。

    “君?”于林一问,他拖着铠甲,走到陈坷面前怒声指责:“你曾是太子的夫子,如今要我称王,是将太子置于何地!”

    “太子已亡故!”陈坷大夫声音沙哑:“那是老臣看着长大的孩子,可他抛下了姜朝。”

    “如今何人能称王?唯有将军!唯有将军您登上王位,方能不让姜朝毁于今朝。”

    “姜朝?”于林嗤笑一声,微微皱起眉头,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与困惑。

    “是我。”片刻之后,他像是突然领悟,忽然放声大笑起来,无奈又悲愤,亦有一丝疯狂,“是我……”他反复呢喃着这两个字。

    于林的眼神中闪过一抹决绝,他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突然,他猛地一用力,将那页纸撕得粉碎,纸片如同雪花般纷纷飘落。

    交虎符,提前收拢地方官员,放任姜礼和王氏联手,留下三字言,那是姜鹤年铺的一条路,王位拱手相让,是他的死路。

    此刻,于林才相信,姜鹤年是真的死了。

    “那祭司的预言成真了。”于林喃喃自语:“他信了。”

    “他居然信了。”

    他的声音如杜鹃啼血般凄厉,猛然间,抽出长剑,削断了自己的一缕直发。

    于林站在夜下,当夜幕笼罩了他的全身,他的银盔宝甲失去了光泽,脚下的石板路在月光下泛着冷冷的光,他往殿外一步一步走去。

    陈坷大夫沉默地望着于林的背影,看见他斩断的发丝落在眼前。

    “于林已死。”他听见那未来的姜王最后沉痛的声音。

    不日,飞羽将军于林登基,他习惯马背,坐上龙椅依然穿着将军的甲胄,他没有下令叫内廷绣朝服,也没有准备登基大典,战争让姜朝国库亏空,他以民生为由拒绝了繁琐的称王仪式。

    王氏大族再次出现在大殿中。

    王氏谋逆,此乃诛九族之大罪,然而于林却仅仅诛杀了王氏中的老人,对此举,陈氏极为不满。以御史大夫为首的陈作霖,于殿前慷慨陈词:“先太子为王氏所害,王上此举,岂不是寒了先太子之心呐。”

    “陈公。”于林面色厉然,沉声道:“你可是在拿先太子压我?”

    “老臣不敢。”陈作霖惶恐,连忙低头回应。

    “陈公君前无状,来人,脱去他的乌纱帽,贬至岭南为太守。”于林沉声道,“若有人再犯,便以陈公为例,我绝不姑息!”

    于林果断发落了陈氏一族为首的陈作霖,抬了王氏的年轻显贵。

    那些妄图攀附陈氏发展党羽的苗头也被扼杀在摇篮中,于林并未偏袒姜鹤年的母族,后世的人都说,他是个马上皇帝,战场上染上的血腥气令人胆寒生畏,他那日,只于殿前对王氏道:“让我看见你们活着的价值,不然,你们便去九泉之下忏悔。”

    于林坐在了那个宝座,他成了姜朝历史上唯一的异姓王,帝王冷漠无情,群臣叩拜他,世人议论他。

    他照着记忆中那个人影,描摹,登基之后前朝大臣他善待之,宫中阶前甚少染血,他批阅奏折,整治官吏贪污,北牧在姜朝内乱时再度来袭,他亲征一次,也是他在战场上最凶险的一次,他不记得身上有多少刀口,他醒来时,跪着的医官如蒙大赦。

    帝王身侧,是他曾最信任的战友,左将军对他说:“王上,您不该再打仗了。”

    “您若再出现在战场上,姜朝恐怕会失去您。”

    左将军以一种哀伤的眼神看着他,更像是怜悯,身为帝王,坐拥江山万人艳羡,但是这位战场上的老友却仿佛在默默哀悼,好像那驰骋疆场的飞羽将军已经死得彻底,再无迹可寻。

    于林缓缓吐出一口气,他尚有呼吸,可他的肺随着这一口气抽痛起来。他还能记得疼,“姜朝需要我,我便不会死。”他的声音虽不高,却像是郑重的承诺。

    而后,左将军就接替了他的位置,被任命为主帅,一共三场仗,彻底将蛮夷给打服了,北牧国君赴京请罪,而后再无战事。

    于林的头上悄然多了几缕白发,医官言明,那是身上旧伤所致,他如今做了王,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药材和医官,然而,却没有任何办法、任何事物能够医好他的身体。

    姜朝历经了无休止的战争,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民间不再弥漫着家破人亡的哭喊声,登基第三年,于林召见了宗室子弟,从中精心挑选出一个少年带在身边。

    姜武文王登基后,后宫如同虚设,这个少年的出现,意味着王上有从宗室中培养储君的意向。

    少年跟在王上身边,那些老臣见了潸然泪下,仿佛是看见了从前的姜王与太子。

    曾有一日,于林叫宫廷画师为先太子画一副画像,也对少年谈及起自己少年时的过往,他没有在看着谁,他的目光落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连神色都大不相同,“是主子将我带去了东宫,那是一处比我想象中更为冷清的地方,主子不崇尚武力,仅凭智慧亦能谋取天下,他极少苛责下人,宫人们皆言他是最为仁慈的主子,那内院里,还有一棵桃树,他甚是喜爱看花……”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首页 目录 加书签 下一页

阅读页设置
背景颜色

默认

淡灰

深绿

橙黄

夜间

字体大小

百度   搜狗搜索   必应搜索   神马搜索   360搜索

闻心小说|全本小说阅读-书本只会陈旧,不会老去